原料及相关技术

  • 改性石墨烯增强聚酰胺6复合树脂的抗菌和热稳定性

    王瑞雪;周家良;胡泽旭;俞森龙;相恒学;朱美芳;

    采用氨基硅烷偶联剂(AEAPTMS)、丙烯酸、丙烯酰胺对氧化石墨烯(GO)分别进行氨基化、羧基化、酰胺化改性,通过原位生长法在改性石墨烯材料表面负载氧化亚铜(Cu_2O),并评估改性材料的抗菌性能和分散性。20μg/mL的Cu_2O-氨基石墨烯(AGO)、Cu_2O-羧基石墨烯(CGO)、 Cu_2O-酰胺基石墨烯(CAGO)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99%,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率分别是99.99%、98.43%、99.99%。进一步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酰胺6(PA6)/Cu_2O-AGO复合树脂,研究改性前后复合树脂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和热稳定性。与PA6/Cu_2O-GO复合树脂相比,PA6/Cu_2O-AGO复合树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由于Cu_2O-AGO和PA6分子链间氢键作用力增强,复合树脂的结晶度增加,复合树脂的5%热失重温度由289.8℃提高到386.0℃。

    2025年06期 v.54;No.43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低聚物负载型钛系催化剂在聚酯熔体直纺中的应用

    沈虹;国世荣;李明;崔利;李艳艳;胡兴其;

    在大容量三釜聚酯熔体直纺装置上,对低聚物负载型钛系催化剂(LECJ)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60μg/g左右的稳定剂磷酸三甲酯(TMP),可以调控LECJ的催化活性释放,抑制黄变性副反应,生产的聚酯色相良好;LECJ对酯化和聚合反应均有显著催化作用,可以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降低端羧基含量,有利于熔体后道纺丝加工,熔体过滤器和纺丝组件的清理周期显著缩短,切片的色度b值达到GB/T 14189—2015优等品要求。

    2025年06期 v.54;No.436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行业动态

  • 立达集团收购欧瑞康巴马格全球业务

    <正>欧瑞康集团于2025年5月6日正式发布公告:立达集团(Rieter Group)已与欧瑞康集团达成协议,以7.13亿瑞士法郎收购欧瑞康旗下巴马格全球业务。目前反垄断监管机构正在对此次收购进行审查,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交割。立达是全球领先的短纤纺纱系统供应商,总部位于瑞士温特图尔,作为一家有着230年历史的企业,立达在10个国家设有18个生产基地,全球员工总数约为4 790人,其中约16%的员工来自瑞士。

    2025年06期 v.54;No.436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复神鹰推出新一代叶片专用碳纤维

    <正>从130、140到150 m级的超大叶型风电叶片,每10 m的加长都需要更高性能材料的支撑,需要经过更高安全等级的结构设计和更高质量标准的制造验证。中复神鹰以高稳定性的碳纤维性能指标和供应能力,以及众多全球化的成功应用案例的绝对优势,助力超大尺寸叶片向更长、更强突破。近年来,中复神鹰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开创性地推出强度、断裂韧性更优异的新一代叶片专用碳纤维。用其制备的叶片拉挤板性能表现卓越,压缩强度和压缩应变系数超行业内同类产品达10%;在同等要求下,叶片设计质量可减少5%~7%。对于推动叶片全生命周期降本,以及整套风电机组降载和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2025年06期 v.54;No.43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化高纤sinapara?芳纶:开启动力电池防护“复材时代”

    <正>近日,中化国际旗下芳纶业务子公司中化高纤sinapara~?芳纶成功应用于国内知名复合材料企业全新发布的电池箱体产品。中化高纤sinapara~?芳纶作为电池箱体的核心抗冲击层材料,创新重构电池系统防护逻辑,赋能多领域电动化安全再升级。此次国内知名复合材料企业全新发布的电池箱体产品Coleitec SafePack~(TM),由高性能复合材料上盖、复合材料拉挤梁和多材料组合下箱体构成,形成完整的“三明治结构”技术体系,通过多材料协同作用,构建起面向热、力、电多重工况的全维防护能力,提升了电池整包的安全性能。

    2025年06期 v.54;No.436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神鹤科技高端化纤装备智能化数字制造项目开工

    <正>5月19日,江苏神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鹤科技”)高端化纤装备智能化数字制造项目开工。神鹤科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主营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成套装备,能够提供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工程设计,成套装备制造、安装和调试开车等综合技术服务。此次开工的“高端化纤装备智能化数字制造项目”一期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3万m~2。项目将采购大型加工中心、双头数控车床、外圆磨床、机器人焊接生产线等智能化设备,以及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熔融纺丝智能化试验线,并全面部署MES(制造执行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软件程序,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这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装备技术领域的研发及生产效率,全力打造高性能纤维设备制造行业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制造平台,打造盐城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企业。

    2025年06期 v.54;No.43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纤维研究及生产技术

  • 熔融纺高强度聚酰胺6纤维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王金铃;马驰;胡泽旭;朱丽萍;相恒学;朱美芳;

    通过熔融纺丝一步法制备了不同牵伸倍率下的聚酰胺6纤维,当牵伸倍率增大至4.6倍时,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7.83 cN/dtex。经纤维的晶体结构分析发现,牵伸诱导γ晶型转变为热力学更稳定、模量更高的α晶型,分子链段有序排列、结晶度增大,晶体结构变得致密。随着牵伸倍率的增大,分子链取向度从29.73%提高到86.85%,相较于对晶区取向的促进作用来说,非晶区的分子链对牵伸作用的响应更为明显,分子链排列有序度增大,能够承受更大的拉伸应力。对分子链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纤维中存在周期性排列,随着牵伸倍率的增大,长周期降低,纤维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紧密。

    2025年06期 v.54;No.436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氧化石墨烯/黏胶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李栋;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黏胶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在水溶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氧化石墨烯的添加使黏胶纤维的强度有所提升,并且赋予黏胶纤维较好的抗菌、远红外等功能。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该复合纤维的抑菌率达到95%以上,远红外发射率达到0.94,远红外温升达到2.0℃,在功能性纺织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5年06期 v.54;No.43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异收缩涤纶ITY的一步法生产工艺

    朱昌波;管永银;张泉忠;褚冬生;赵飞;崔利;

    通过对欧瑞康巴马格32头纺Wings Plus全拉伸丝(FDY)设备进行改造,设计专用喷丝板,实现了预取向丝(POY)和FDY两种组分在同一个纺丝位上一步法复合,经卷绕成型生产32头复合丝(ITY),生产的ITY的指标满足后道客户的加工要求。

    2025年06期 v.54;No.436 20-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熔体直纺278 dtex/192 f全消光扁平涤纶POY的生产工艺

    吴忠亮;丁聪;李苗;赵婉贞;翟佳羽;

    利用熔体直纺工艺路线,采用特性黏度为(0.646±0.002) 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原料,通过日本TMT环吹风纺丝设备,成功研制并生产278 dtex/192 f全消光扁平涤纶预取向丝(POY)。结果表明:在熔体输送温度为283℃,管道温度为282℃,箱体温度为285.5℃,缓冷温度为290℃,环吹风压为25 Pa,上油集束高度为650 mm,纺速为2 600 m/min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出油孔下方设计有搓衣板形态混油槽的油嘴,可制得满足生产和加弹加工要求的涤纶POY。

    2025年06期 v.54;No.436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聚酰胺66工业丝生产中低铜析出的生产方法

    李改真;苏通;马建坤;姚瑞芬;吴齐;王书广;

    在聚酰胺66连续生产过程中采用新型热稳定剂及热稳定剂添加系统,有效避免了铜在反应器及其之前设备中析出的问题,同样也延长了纺丝组件的使用周期。采用新型热稳定剂及其添加系统生产的聚酰胺66工业丝的断裂强度保持在8.29~8.73 cN/dtex,断裂伸长率保持在16.0%~22.0%,干热收缩率一般在4.0%~7.0%,耐热性在90%以上。

    2025年06期 v.54;No.436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高性能纤维及应用

  • 导电碳纳米管在UHMWPE纤维中的应用技术浅析

    赵丽丽;李杰;高晓艳;王政委;成凤;刘艳玲;

    为实现导电碳纳米管(CCNTs)在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中的均匀分散,介绍了CCNTs在UHMWPE中的应用技术,包括含有CCNTs的UHMWPE纤维生产制备的具体方法,如表面改性、溶液共混和熔融共混等。同时,概述了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对CCNTs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和挑战。最后,对CCNTs在UHMWPE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2025年06期 v.54;No.436 33-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三氟甲磺酸根离子掺杂碳纳米管的红外辐射性能

    高佳琳;李茹玉;刘赋瑶;相恒学;朱美芳;

    离子液体门控作为一种可逆的动态调控碳纳米管红外辐射性质的方法,在红外隐身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系统的试验分析,探讨了不同膜厚度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膜在三氟甲磺酸根阴离子门控中受到不同强度电压时,其红外辐射特性的变化及变化机制。结果显示,碳纳米管的膜厚度及施加的门控电压显著影响其红外辐射行为,在较高电压及厚膜条件下,更多的阴离子吸附并掺杂进MWCNTs,S==O双键与MWCNTs的π电子体系发生更强的相互作用,导致红外辐射能量的变化更加显著,当膜厚为20μm时,红外发射率能够在0.5 s内下降0.49,并且在至少500次循环后仍保持良好的抑制红外辐射能力。

    2025年06期 v.54;No.436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浅谈碳纤维针刺平板预制体研制中易分层的影响因素

    张亮儒;卢晨;杨燕宁;张正博;尉寄望;

    简要介绍了碳纤维及碳纤维针刺平板预制体(以下简称平板预制体)的制作,从碳纤维原料、刺针、针刺密度、针刺深度、实际与设计厚度偏差、应力释放等方面对平板预制体研制中易分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单向碳布、开松均匀的网胎,选用32或36号针叶号的刺针,针刺密度为25针/cm~2,针刺深度为12~13 mm,以公差下限设计单元层数或增加网胎增厚控制平板预制体的厚度偏差,用正反针刺的方法消减应力,可以有效控制平板预制体的分层,对平板预制体的研制效果有明显的提升。

    2025年06期 v.54;No.436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纤维后加工及应用

  • 含石墨烯纺织材料的远红外性能研究

    庄园园;黄鹏飞;姚惠龙;任玲玲;李硕;

    分别使用不同质量分数少层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整理黏胶织物,并对其整理前后远红外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质量分数少层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整理后的织物均具有远红外功能;随石墨烯基材料含量的增加,远红外发射率与远红外辐射温升均升高,远红外发射率在0.94~0.97之间,远红外温升在1.6~2.4℃之间。

    2025年06期 v.54;No.436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测试与标准

  • 影响弹性涤纶牵伸丝卷曲收缩率测试的因素探讨

    庄盈笑;

    卷曲收缩率是反映弹性涤纶牵伸丝卷曲程度的重要指标。从卷曲显现的加热方式、卷曲显现时加载的负荷、卷曲显现后的干燥方式,以及测量长度时的负荷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对弹性涤纶牵伸丝的卷曲收缩率测试的影响。试验发现,卷曲显现时的热处理方式和加载的负荷对卷曲收缩率影响较大,卷曲显现后的干燥方式以及测量长度时的负荷对卷曲收缩率影响不大。

    2025年06期 v.54;No.43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纤维负离子发生量的标准化需求

    闫畅;王浩;

    随着功能性纺织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许多具有负离子功能的纤维被研发,然而目前国内外都没有纤维负离子发生量检测的方法标准,负离子发生量的高低无据可依。分析了纺织面料和絮片产品的负离子发生量检测方法,提出了对纤维负离子发生量的标准化需求。

    2025年06期 v.54;No.436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复合材料

  • 国产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孔性能及其失效模拟

    陈正国;刘鑫岑;吕玥蒽;

    以国产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为原材料制备了开孔拉伸及开孔压缩力学性能研究试样,然后对其开孔拉伸及开孔压缩力学性能进行力学试验研究和失效模拟研究。由开孔拉伸试验和开孔压缩试验的典型力—位移曲线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发现:在线性阶段仿真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且开孔拉伸破坏应力和位移的试验与模拟值吻合度很好;对开孔拉伸强度、位移的预测误差分别为0.69%和6.79%,而开孔压缩仿真结果误差相对较大,其中开孔压缩强度、位移的预测误差分别为12.20%和12.93%,均超过了10%。开孔拉伸及开孔压缩的实际失效状态与仿真预测状态基本一致,基于此深入揭示了国产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料的复合材料开孔失效过程,为国产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

    2025年06期 v.54;No.436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的屈曲研究

    耿岱;魏荣江;马群;张强;许志;

    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的广泛应用,抽油杆的屈曲往往会导致油井抽汲效率的下降,影响抽油杆的使用寿命。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复合等效梁截面代替实体单元的可行性,介绍了基于动力松弛法求解抽油杆屈曲的算法,研究了抽油杆的平面和空间屈曲行为,分析了环空间隙和摩擦因数对螺旋屈曲临界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杆管环空间隙对抽油杆螺旋屈曲临界载荷几乎不产生影响,而摩擦因数增加会导致抽油杆螺旋屈曲临界载荷减小。

    2025年06期 v.54;No.436 65-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分子改性环氧聚合物混合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黄成年;

    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制备高分子改性环氧聚合物,对乳化沥青的力学性能、高分子改性环氧聚合物混合料的抗磨耗性能和抗水害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改性环氧树脂聚合物乳化沥青的拉伸荷载随时间大致经历快速上升阶段、极限收敛阶段、陡降阶段和残余拉伸阶段,拉伸强度随涂抹量的增加呈现典型的“S”形变化;抗剪荷载随时间大致经历快速上升阶段、屈服上升阶段和剪切破坏阶段;抗剪切强度随涂抹量的增加呈现非线性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高分子改性环氧树脂聚合物对混合料的耐磨耗性能和抗水害性能影响明显,随高分子改性环氧聚合物质量分数的增加,混合料浸水1 h湿轮磨耗值持续降低,浸水6 d湿轮磨耗值先降低后增加,高分子改性环氧聚合物质量分数为6%时,混合料的抗水害性能达到最优。

    2025年06期 v.54;No.436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椰壳纤维改性砂浆提高房屋热舒适度的研究

    范韩冲;王映民;訾佳;

    评估了椰壳纤维改性砂浆作为外墙涂层材料提升低收入家庭住宅热舒适度的潜在应用,对一栋42 m~2的典型低收入家庭住宅进行了39 d的温湿度变化监测,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改进的标准热保护层测试方法研究了椰壳纤维改性砂浆的热学特性,同时通过软件模拟了住宅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使用椰壳纤维改性砂浆作为水泥砂空心砖结构的涂层可以将室内温度降低0.4~1.4℃。因此,椰壳纤维改性砂浆有望在提高低收入家庭住宅的热舒适度方面发挥作用,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一种更加经济的选择。

    2025年06期 v.54;No.436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纤维增强材料的隧道修复与加固研究

    潘明亮;

    模拟低温低湿、高温高湿和常温常湿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在三种环境条件下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和芳纶增强复合材料(AFRP)进行了拉伸、压缩、弯曲和抗冲击测试。结果表明,CFRP和GFRP在低温低湿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性能稳定性,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性能衰减显著,尤其是GFRP显示出较大的性能下降。相比之下,AFRP在各种测试条件下均展现出优异的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特别适合于极端环境下的应用。

    2025年06期 v.54;No.436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碳纤维对PVC建筑管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叶显权;刘正雄;李新燕;

    为促进碳纤维在PVC建筑管材中的进一步应用,针对PVC建筑管材各项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碳纤维对PVC管材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改善PVC建筑管材的各项力学性能。随碳纤维掺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在6%质量分数下,拉伸强度最高,为45.87 MPa;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随碳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受酸碱腐蚀后,改性管材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高于未改性管材。碳纤维因其致密的空间结构和稳定的化学结构,展现出比玻璃纤维更显著的改性效果。

    2025年06期 v.54;No.436 87-90+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设备电气

  • 图像识别技术在合成纤维领域的应用

    尤丛丛;朱胜涛;李栓根;

    传统的合成纤维生产涉及多道工序,纤维丝筒外观质量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判断。过多的人工干预不仅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劳动力成本,且严重影响合成纤维的品质。鉴于合成纤维行业发展现状,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已在合成纤维生产多个工序中替代人工进行纤维丝筒外观品质检查。该方法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更有效保证了合成纤维的生产质量。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图像识别在纤维外观检测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在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纤维品质检测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25年06期 v.54;No.436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KDF2滤棒成型机丝束张力平衡装置的设计

    魏平夷;白忠义;黄城;

    针对当前滤棒成型过程中丝束密度不够均匀的问题,结合现有的卷烟滤棒生产模式,设计了一种基于KDF2滤棒成型机的丝束张力平衡装置。在阐述该装置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丝束自身特点以及机器特性分析,得出了影响丝束密度不够均匀的主要因素。通过丝束包不同料位高度滤棒成型吸阻试验,确定了该装置的安装位置于第1开松板和第2开松板之间201.4 cm处,平衡块质量为0.35 kg,固定臂与提升臂安装角度为15°,拉簧的预拉力为5 N。经过连续5包丝束的生产试验,统计不同位置滤棒吸阻的标准偏差平均值为36.39 Pa。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明显降低滤棒吸阻标准偏差,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2025年06期 v.54;No.436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