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静;沈新元;陈伟;
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由氧化锌、脂肪族二羧酸、聚乙二醇和己内酰胺制成的被称为含锌聚醚酯酰胺的高分子抗静电剂。研究了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酯化反应的酸值和酯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含锌聚醚酯酰胺和其中间体的结构。结果表明:二羧酸锌与聚乙二醇的酯化反应体系的酸值随时间延长而减小,酯化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反应3h后,酸值和酯化率变化减缓。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研究成功合成了各阶段的产物;含锌聚醚酯酰胺中,含锌聚醚酯与聚己内酰胺分别结晶,脂肪酸的亚甲基数目增大,含锌聚醚酯酰胺的结晶性增强。
2008年12期 v.37;No.238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白忠爱;陈彦模;陈龙;俞昊;朱美芳;
β-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初生纤维存放过程中,其力学行为存在明显的演变过程:初生纤维在固体状态表现出由弹性行为为主向塑性行为为主的转变直至最后表现为脆性体特征。为了探究这一特有力学演变的聚集态结构致因,对力学演变的整个过程做了详尽跟踪,并对此过程中纤维内部聚集态结构(包括结晶和取向)的相应变化做了同步测试。结果发现,在初生纤维力学性能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也有了很大提高,但WXRD图谱显示纤维的晶态结构没有明显改变。由于PHBV在室温下存在二次结晶,还探讨了二次结晶对无定形区的作用及对力学演变的影响。认为在纤维存放过程中,由于二次结晶造成的结晶度(包括晶粒的大小和完善程度)和取向度增大是PHBV纤维变脆的原因。
2008年12期 v.37;No.238 14-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4 ] - 马彩霞;秦宗益;潘鼎;
用流变测试方法研究了非溶剂水的含量对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水三元纺丝原液溶胶-凝胶的转变过程的影响,并测定了不同组成的原液的凝胶点。结果表明:随着非溶剂含量的提高,原液的凝胶点提高。聚丙烯腈纺丝原液凝胶转变的行为与非溶剂的含量密切相关。
2008年12期 v.37;No.238 18-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 侯双燕;高绪珊;童俨;
研究了以自制的天然羊毛粉末与PP共混熔纺得到的皮芯型、混合型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和表面形态,为进一步改善PP纤维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2008年12期 v.37;No.23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肖海英;肖红;施楣梧;王府梅;
实测了氨纶、聚烯烃XLAR、PET/PTT双组分复合纤维以及氨纶毛包芯纱、PET/PTT棉包芯纱的比应力-应变曲线、0.25N负荷下的伸长率、定伸长回复率和定伸长50%三次循环的应力松弛率。通过比较分析得到,氨纶和聚烯烃XLAR具有断裂伸长率大、定负荷伸长率大的特点,必须包芯使用,且反复拉伸易松弛。PET/PTT双组分复合纤维断裂强度较大,定负荷伸长率足够,不需要包覆可直接使用,且定伸长回复率较大,不易松弛,适用于低弹和中弹织物。
2008年12期 v.37;No.238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47 ] - 吴雪平;盛丽华;张先龙;陈敏;陈天虎;朱王勇;
以碳纳米管(MCNT)和碳黑(CB)为添加剂,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讨论了添加剂浓度、放置时间、温度、剪切速率对聚丙烯腈溶液的表观黏度及黏流活化能(ΔΕ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CNT含量的增加,聚丙烯腈溶液的黏度先增大后减小,添加1.0%MCNT时,聚丙烯腈溶液的黏度最大,活化能也同时达到最大;随着碳黑含量的增加,黏度与活化能都随之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两种PAN溶液都属于明显的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黏度下降;但在高切变速率(>800s-1)时,黏度几乎不变。
2008年12期 v.37;No.238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