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奇伟;吕永根;徐敏端;秦显营;李志宏;
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和小角X-射线散射对聚丙烯腈纤维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腈纤维中的孔洞多为长条形且具有取向性的微孔。在预氧化温度区域,孔隙结构参数(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变化不明显;但随着拉伸比的增大,其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对聚丙烯腈纤维孔隙结构在预氧化过程中演变情况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孔隙结构对预氧化过程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2010年02期 v.39;No.252 18-2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许海霞;胡盼盼;刘兆峰;
以白油为溶剂,溶解纺制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并选择低沸点烷烃为萃取剂,研究了UHMWPE冻胶纤维除油率的影响条件及因素,进而讨论了纤维除油率对成品性能的影响,并首次提出了纤维手感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纤维的除油率随干燥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干燥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萃取强度大、温度高、浴比大,则随时间的延长,冻胶纤维的除油率增加;而且,冻胶纤维除油率高,成品的强度、模量高,手感较好,黏结性相对也好,同样的使用条件下蠕变小。
2010年02期 v.39;No.252 21-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任曙霞;罗卫;苏旺飞;黄象安;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乙烯(PTT/PE)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对共混物在等温条件下的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PTT/PE共混体系各样品的结晶峰温度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下降,而半结晶时间t1/2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提高;结晶动力学常数Zc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下降,表明共混体系的结晶速率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降低;在POM观察的时间范围内各样品的球晶尺寸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TT/PE(30/70)共混体系在190℃结晶时,球晶尺寸较大,即球晶生长较快。
2010年02期 v.39;No.252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戴建平;董洲;周正华;杨晓春;朱新生;
研究了两种聚酯工程纤维改性道路沥青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聚酯纤维增加了沥青的软化点和针入度指数,但降低了沥青的针入度与延度;当添加量为4%~5%时,改性沥青形成了完整凝胶网络结构,各项性能趋于恒定。另外,聚酯纤维用量增加,道路沥青热氧化稳定性改善和断裂功增加;纤维特性黏度大、长径比低的聚酯纤维改性效果更好。
2010年02期 v.39;No.25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晓伟;陈江聪;鄢翔;韩倩;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备聚乙烯醇/锑搀杂二氧化锡(PVA/AT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及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VA与ATO之间在共混膜中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使纳米ATO在PVA基体中分散良好,在ATO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就可获得导电性能及机械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纳米ATO明显的异相成核效应,能够提高PVA的结晶温度及熔融温度。
2010年02期 v.39;No.252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彦功;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用醋酸处理腈纶对其延伸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40℃,醋酸质量分数9%,反应时间30~60min,可以得到伸长率达到50%以上的高延伸性腈纶。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将反应温度提高到150℃以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提高到150℃及以上时,纤维的强度、断裂伸长都不再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说明用醋酸提高腈纶的延伸性能,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40℃左右。
2010年02期 v.39;No.252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