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研究及生产技术

  • 自染色木质素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热湿性能

    宋乐;王瑄;沈兰萍;衡芳芳;马洪波;欧阳琴;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纤维染色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高效快速地达到纤维染色的目的,利用木质素对聚丙烯腈(PAN)纤维进行改性,并对改性纤维的色牢度以及相关热湿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木质素改性PAN纤维,其染色牢度达到使用标准,随着木质素的添加,纤维的回潮率、热收缩性能以及水接触角均有所降低。

    2020年11期 v.49;No.38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 芳香纤维及其研究现状

    蒋曙;陈厚翔;杨晓印;张经瀚;

    在消费升级的时代,人们对纤维的需求趋于个性化、功能化,芳香纤维作为一种具有医疗保健、凸显个人魅力的纤维新材料备受关注。介绍了芳香纤维的性能特点和表征方法,并详述了芳香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芳香纤维的市场前景。

    2020年11期 v.49;No.38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2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蜂窝状光触媒纤维开发利用现状研究

    盛冠忠;

    蜂窝光触媒纤维中含有TiO_2,具有抗菌、除污、除臭等功能。分析了光触媒纤维的作用原理及其纤维的元素组成,探讨了光触媒纤维在除臭类、抗菌类面料方面的开发利用现状,认为在新冠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情况下,更加迫切地需要开发出更多混纺或交织的抗菌类功能面料。

    2020年11期 v.49;No.38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改善167 dtex/384 f超细旦涤纶DTY毛丝的工艺探讨

    崔利;胡军;任煜;吉鹏;孙宾;付明;

    采用三釜高温短流程聚酯装置和EVO环吹风及WINGS卷绕装置,生产出细旦多孔266 dtex/384 f涤纶半光圆孔预取向丝(POY)。POY经过TMT-T型高速加弹机加工成超细旦167 dtex/384 f拉伸变形丝(DTY),直接用于喷水织机作纬纱使用。试验发现:选择合适的喷丝板规格,改造纺丝无风区结构,在环吹风出口外加锥型风筒,合理匹配POY纺速与加弹机加工速度以及牵伸比,提高网络压力,增加卷绕张力,可以降低DTY的毛丝数量,防止DTY丝条粘连,提高超细旦多孔涤纶167 dtex/384 f SD-DTY的退绕性能,降低其在织造喷纬过程中因丝饼退绕粘连造成喷水织机空停的概率。

    2020年11期 v.49;No.381 13-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355 dtex/72 f纺前着色六叶形预取向丝的生产工艺初探

    张逢书;吴金亮;王铁军;段树军;王芳;单恩涛;

    采用熔体直纺在线注射的工艺路线,对355 dtex/72 f六叶形松枝绿预取向丝(POY)的纺丝工艺进行了探索。生产实践表明:熔体应采用先冷却后增压再冷却的输送方式,其特性黏度应略偏高,同时DEG和TiO2的含量不能太高;色母粒的干燥和注射工艺条件是干燥热空气的露点低于-90℃,干燥温度为155℃,停留时间控制在7 h左右,干燥以后的色母粒含水率在3.5×10-5以下;螺杆挤压机直接将熔融色母粒注入熔体后以动态混合的方式纺丝,母粒质量分数为2.6%。异形喷丝板直径88 mm,孔数为72,喷丝孔采用菱形10行对称交错分布的方式;每个微孔相邻的叶之间的角度均为60°,叶宽为0.13 mm,叶长为0.7 mm,叶高为1.1 mm。实际生产中,箱体温度284~286℃,冷却风速0.55~0.60 m/s,上油率0.40%~0.45%,卷绕速度2 800~2 900 m/min,分段控制接触压力、卷绕角可以获得较好的成型,POY退绕良好。

    2020年11期 v.49;No.381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行业动态

  • SASA公司选择英威达PTA技术

    钱伯章;

    <正>英威达的技术和许可集团、英威达性能技术公司(IPT)和莎莎聚酯Sanayi公司(SASA)签署意向书(LOI),确认选择IPT作为PTA许可方,为SASA在土耳其的PTA项目获得英威达P8工艺技术的许可,年产能为150万t。意向书的签署对SASA和英威达的长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英威达的行业领先的P8 PTA工艺技术可以从IPT获得许可包。

    2020年11期 v.49;No.381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帝斯曼成立合资公司在荷兰生产口罩及其组件

    钱伯章;

    <正>帝斯曼公司于2020年9月7日表示,已与荷兰的VDL Groep公司成立了一家各占一半股份的合资企业,名为荷兰PPE Solutions,生产医用口罩,并在荷兰建立了第一家永久性生产关键口罩组件的企业。帝斯曼说,公司正在投资数百万欧元购买制造设备,建造生产熔喷聚丙烯材料的生产设施,熔喷聚丙烯是医用口罩中过滤病毒的关键材料层。

    2020年11期 v.49;No.381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PTA国家标准和ASTM标准发布实施

    钱伯章;

    <正>经过8年的论证、试验和审议,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扬子石化、仪征化纤联合完成了精对苯二甲酸(PTA)系列ASTM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该系列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标准的空白,有利于消除PTA行业的贸易技术壁垒,为推动PTA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该项目也于2020年8月11日获得了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0年11期 v.49;No.38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碳纳米管纤维的研发

    钱伯章;

    <正>莱斯实验室的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师Matteo Pasquali在《碳(Carbon)》杂志上报道,他们已经开发出了迄今为止最强和最导电的纤维,这种纤维是用长碳纳米管通过湿法纺丝制成的,横截面含有数千万个碳纳米管。在新的研究中,莱斯研究生劳伦·泰勒和研究人员奥利弗·杜威指出,

    2020年11期 v.49;No.381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南工大制备大面积坚韧人造皮肤

    钱伯章;

    <正>皮肤损伤修复尤其是大面积皮肤损伤修复是世界性难题。2020年8月20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苏教授与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王革非教授合作探索出一种新策略,利用微流控气喷纺丝法制备大面积高强度的人造皮肤,在腹壁缺损修复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2020年11期 v.49;No.381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Axens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PET化学回收新工艺

    钱伯章;

    <正>法国Axens与其母公司IFP新能源公司(IFPEN)和日本Jeplan公司于2020年9月8日共同宣布,开发和商业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化学回收的新工艺。该公司表示,这项技术可以回收所有类型的以PET为基础的废弃物,包括瓶子、薄膜和托盘,以及由PET纤维制成的纺织品。

    2020年11期 v.49;No.381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IMCD收购芬兰复合材料分销商

    钱伯章;

    <正>专业化学品和原料的主要经销商荷兰IMCD公司于2020年9月18日宣布,已收购芬兰Kokko-纤维的100%股权,Kokko-纤维是芬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主要供应商。被收购的公司在2019年创造了900万欧元的收入。通过这次收购,IMCD不仅将扩大和加强与复合材料市场上其他供应商的关系,而且将在向新客户提供协同产品组合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2020年11期 v.49;No.381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日产在碳纤维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钱伯章;

    <正>2020年9月4日,日产汽车宣布在碳纤维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这种材料最终用于大众市场汽车铺平了道路。与价格实惠的传统材料相比,碳纤维更轻、更坚固,是一种完美的材料,有助于增强汽车的安全性并减轻车身质量,最终有利于提升燃油效率。此外,

    2020年11期 v.49;No.381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纳米纤维技术

  • 基于PVA的交联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冯伟忠;王琛;高云莉;赵甜甜;

    为了改善聚乙烯醇(PVA)的耐水性及其对染料的吸附性能,以PVA为基体,纳米二氧化硅(SiO2)为分散相,酒石酸(TA)为交联剂,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A/SiO2/TA纳米纤维膜,然后通过高温热处理得到耐水性交联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手段表征了纤维形貌、化学组成及其热稳定性,并测试了纤维的拉伸性能、抗水解性能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SiO2质量分数为4%,TA质量分数为35%时,交联纳米纤维膜的拉伸性能较纯PVA纳米纤维膜的拉伸性能提高了4.1倍,溶胀度降低至2.16,质量损失率为3.4%,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率可达82%。

    2020年11期 v.49;No.381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0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纤维后加工及应用

  • 云母纤维和Coolmax纤维凉爽机织物的开发

    岳鹏飞;张一心;盛翠红;张鑫卿;

    以云母纱线、云母纤维和Coolmax纤维的混纺纱线为原料,设计开发两组纤维含量不同的具有凉爽功能的机织物,并对这两种织物的基本性能、吸水导湿性能、凉感性能、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影响织物凉爽性能的主要因素,最终得出所开发的两组织物均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适用于夏季凉爽型产品的加工,且云母纤维和Coolmax纤维质量比为70/30时,织物的综合性能最佳。

    2020年11期 v.49;No.381 28-3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3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织物结构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李博;张昭环;茹燕平;徐雷;

    电磁干扰不仅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而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将吸波材料与纺织品结合制备的柔性吸波材料,在民用电磁干扰防护和军用电磁隐身技术领域都有重要意义。根据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涂覆型、表面镀层型、浸渍型、结构型、频率选择表面型吸波织物的研究进展,为研制轻质薄型、柔性可穿戴设备以及以吸收为主的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提供方向。

    2020年11期 v.49;No.381 31-3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0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 ]

设备电气

  • 涤纶长丝生产设备对产品品质提升的重要性

    倪建伟;陈豫平;庄兆伟;王军;俞杭波;俞少杰;

    阐述了生产设备在涤纶长丝生产过程中对产品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各个流程环节管控,粗旦涤纶全拉伸丝(FDY)产品底层磨毛、卷曲面毛丝、拨叉丝、热辊损伤、导丝钩结焦等质量隐患得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降等减少明显,车间整体产品质量稳定,客户满意度上升。

    2020年11期 v.49;No.381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测试与标准

  • 锦纶工业长丝干热收缩率试验方法改进的探索

    刘玲玲;周祯德;李红杰;

    通过对调湿方法、预调湿、预张力三个方面的探索,改进了锦纶工业长丝干热收缩率测试方法。结果表明:锦纶工业长丝在进行干热收缩率测试前,采用10 m长的绞丝进行调湿,可以大大缩短调湿时间至4 h;锦纶工业长丝在进行干热收缩率测试前,应进行预调湿处理,预调湿建议采用50℃处理30 min的方案;热处理预张力偏差降为0.001 cN/dtex,可有效降低测试误差。

    2020年11期 v.49;No.38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节能减排

  • 关于吸丝枪项目设计与现场管理的能耗分析

    范永安;

    长期以来,化纤行业对吸丝枪的认识只是单纯使用,管理方面也只限于及时关闭以及防止漏气等简单操作。随着国家对民用锦纶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的实施,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对能耗深入挖潜,提高能源使用率,是每家企业都要面临的大课题。事实上,从项目的设计到现场使用管理,吸丝枪与能耗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压缩空气系统大部分能耗费用都在运行环节上。介绍了如何根据产品品种和生产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吸丝枪,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供气压力,从而降低能耗,增加企业效益。

    2020年11期 v.49;No.381 43-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FDY车间油烟处理措施的改进探讨

    俞少杰;陈豫平;俞森炎;庄兆伟;李元壮;陈楠;

    针对FDY卷绕车间普遍存在的环境油烟问题,对现有主/预网络器和热箱、机台环境风管以及空调回风系统部分结构进行调整和改进,减少油烟的扩散,增强油烟的回收效果。最终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有效降低了空气中的油烟浓度,车间环境明显改善。

    2020年11期 v.49;No.381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复合材料

  • 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复合材料综述

    袁楠;王亚珍;段景宽;王瑛;史旦达;吴新锋;

    纤维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抗冲击性能、耐久性能、防渗抗腐蚀等特征,可替代传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有广泛应用。从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纤维分类和性能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纤维基混凝土进行了介绍,为纤维基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一些建议。

    2020年11期 v.49;No.38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0K]
    [下载次数:19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0 ]

  • 《纺织导报》2021年征订启事

    <正>《纺织导报》杂志(月刊)是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管、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办的导向性科技期刊。邮发代号82-908。每月8日出版,大16开,全年12期,每期25元,全年定价300元。《纺织导报》将继续推出《产业用纺织品增刊》,10月出版,单本定价25元。

    2020年11期 v.49;No.381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欢迎投稿

    <正>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合成纤维》已正式开通新的作者投稿系统(http://hcxw.cbpt.cnki.net),为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投稿操作流程:输入http://hcxw.cbpt.cnki.net→打开页面后点击左侧在线办公系统菜单栏下的红色"作者投稿系统"→进入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合成纤维》作者中心→注册→登录→进入作者工作桌面,

    2020年11期 v.49;No.381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