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用原料及相关技术

  • 不同熔融指数聚丙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郭清海;江建平;邓佶;柯伟斌;郭熙桃;邱志明;

    为改善聚丙烯(PP)的结晶性能,以β-成核剂作为添加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不同熔融指数的PP样品在相同降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Avrami方程以及Jeziorny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结晶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加入β-成核剂提高了PP在降温时的结晶温度,减小了结晶的温度区间,加快了结晶速率。

    2022年12期 v.51;No.40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行业动态

  • 国内首家耐高温氧化铝纤维新材料工厂投产

    钱伯章;

    <正>2022年10月25日,投资38亿元的上海榕融新材料先进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落成。据报道,榕融新材料临港产业基地项目为2022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之一,一期项目投资38亿元,年产能可达700 t。这座自研自产具有耐高温氧化铝纤维新材料生产能力的工厂,将成为世界第三家、中国第一家具有该类产品量产能力的企业,

    2022年12期 v.51;No.406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Toyobo和Indorama新的尼龙安全气囊丝工厂在泰国落成

    钱伯章;

    <正>Toyobo Indorama Advanced Fibers(TIAF)是东洋纺株式会社与Indorama Polyester Industries(IPI)于2020年11月成立的合资企业,已建成一座工厂,生产高性能尼龙安全气囊丝。2022年10月11日,该工厂举行了开业典礼。由于每辆汽车安装的安全气囊数量增加,以及新兴经济体中配备安全气囊的汽车比例不断上升,预计安全气囊市场将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

    2022年12期 v.51;No.40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帝人在泰国成立聚酯纤维工厂

    钱伯章;

    <正>帝人集团的纤维和产品加工公司帝人富瑞特(Frontier)于2022年10月26日开始在泰国运营聚酯纤维厂。帝人富瑞特投资约10亿日元建设该设施,预计到2024年3月生产1 500 t/a聚酯纤维。帝人表示,新工厂可以容纳各种特殊聚合物和回收原材料,此外还可以在纤维中添加功能助剂,以生产新型功能聚酯长丝。

    2022年12期 v.51;No.40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煤神马年产1万t对位芳纶项目一期工程启动

    <正>11月26日,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召开学习贯彻“二十大”科技创新再向前动员(视频)会议,并以视频连线形式同步举行了年产1万t对位芳纶项目一期工程启动仪式、首批区熔级多晶硅产品成功投产仪式、年产3 500 t硅烷项目奠基仪式。据了解,河南神马芳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年产1万t对位芳纶项目一期工程落户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计划2024年年底建成投产,同时建设芳纶全流程实验室及中试基地,构建中国高端对位芳纶研发中心,

    2022年12期 v.51;No.406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能实现创面快速再生和功能修复的纳米纤维绷带

    <正>近期,上海市肺科医院与东华大学研究团队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在聚乳酸己内酯/明胶纳米纤维中封装PR1P(一种模拟细胞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域的新型小分子肽),构建了一种临床随取随用的纳米纤维(P/G-PR1P)绷带。体内外试验证明,该绷带能有效募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VEGF/巨噬细胞/免疫微环境轴促进创面血管生成,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最终实现创面的快速再生和功能修复。

    2022年12期 v.51;No.406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庆石化满负荷生产腈纶产品保供市场

    钱伯章;

    <正>2022年10月9日,随着纺丝1号线阻燃纤维顺利开车,安庆石化腈纶部实现6条纺丝线满负荷生产。为优化装置运行,该部加强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执行各项工艺技术规程,及时掌握和改善装置运行工况,聚合装置严格控制好聚合反应温度、终止罐聚合物固体含量与聚合物分子质量;回收装置做好蒸发线按计划水洗、消缺,结晶闪蒸器清洗,

    2022年12期 v.51;No.406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济南炼化开发出聚丙烯专用料

    钱伯章;

    <正>2022年10月18日,济南炼化公司成功开发出土工布用聚丙烯(PP)专用料YU18D,用作全球首条6 m超宽幅PP长丝土工布生产线的原料,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据了解,超宽幅PP长丝土工布耐酸、碱腐蚀,撕破强力、抗拉强力高,在工程应用中具有优秀的过滤、隔离、加筋、防护等作用,6 m以上宽幅便于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主要用于水利水电、航空航天、海绵城市等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目前,国内超宽幅土工布用PP原料依赖进口比例较高。

    2022年12期 v.51;No.406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石化生产大丝束碳纤维

    钱伯章;

    <正>中石化表示,已在上海生产基地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大丝束碳纤维。该项目分两阶段实施,采用了自行开发的聚丙烯腈(PAN)基大丝束前驱体和碳纤维技术,预计在2024年全面投产,预计原丝生产能力为2.4万t/a,生产能力为1.2万t/a。上海石化生产的碳纤维含碳量超过95%,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密度不到钢的四分之一,但强度是钢的7~9倍,预计将被用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工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与风能、太阳能、高铁和航空相关的项目。

    2022年12期 v.51;No.406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氨纶市场维持上行

    钱伯章;

    <正>2022年10月以来,国内氨纶市场维持上行走势。生意社数据监测显示,截至10月18日,氨纶44.4 dtex规格的市场均价为3.79万元(吨价,下同),较10月初上涨8.12%。总体来看,目前氨纶行业开工率近七成,市场现货供应暂稳,个别规格型号库存紧张。具体来看,成本支撑犹存。氨纶原料聚四氢呋喃(PTMEG)市场稳定整理,行业开工率提升至超七成,

    2022年12期 v.51;No.406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高性能纤维及应用

  • 基于响应面法的PBO纤维分散优化工艺探讨

    王昱彤;张星;张泽浩;王璐;

    为了使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在悬浮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采用响应面法对分散工艺中的悬浮液pH值、PBO浆粕在整个纤维中的质量占比以及分散剂质量分数3个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得到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显著,并且拟合性好。各因素对响应值分散度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浆粕占比>pH值>分散剂质量分数。以PBO纤维在悬浮液中的分散度最佳为原则,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pH值3,浆粕占比30%,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006%。

    2022年12期 v.51;No.406 5-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王浩旭;王晓晶;罗晓亮;胡振峰;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具有强度高、模量高、密度低、耐腐蚀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武器装备,在两栖登陆装备中应用更为广泛,但由于UHMWPE纤维与树脂基体结合性较差,严重影响了UHMWPE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总结了近几年UHMWPE纤维改性技术研究进展,从物理改性技术、化学改性技术和物理化学改性技术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并对UHMWPE纤维改性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2年12期 v.51;No.406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玄武岩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

    李年华;刘元坤;崔正浩;虎龙;姜联东;

    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各项性能优异的高科技纤维,相比于其他高科技纤维具有突出的环保特性和低成本特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在诸多领域实现应用。介绍了玄武岩纤维的力学、热学、阻燃、电绝缘和声绝缘等性能,及其在军工、航天航空、土木建筑、汽车、石油等领域的应用。

    2022年12期 v.51;No.406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1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探讨

    严密;贺凯歌;

    简述了碳纤维用途、种类以及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历程,介绍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并从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原材料、工艺控制、环境控制等五个方面描述了国内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并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相应提出了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思路对策。

    2022年12期 v.51;No.406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纤维后加工及应用

  • 假发材质的应用现状与问题探讨

    裴燕华;余弘;

    从发制品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假发材质的种类与特性阐述了现阶段假发材质的市场应用情况。通过对发制品材质标识的调研以及相关检测标准的概述,发现目前真人发与动物毛发的检测方法存在缺失,对发制品材质的检测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市场中化纤类发丝的产品标识混乱,急需制定发制品相关标准。

    2022年12期 v.51;No.40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节能减排

  • 聚酯酯化废水预处理技术中的绿色经济分析

    李露施;陈建荣;范校华;杨银仙;沈家臣;

    介绍了聚酯装置酯化废水的预处理工艺,并对预处理工艺所产生的绿色经济循环发展做了效益分析。酯化废水通过高效低耗的处理过程,回收获得纯度达99.5%以上的乙醛与10%的乙二醇。与常用的焚烧法相比,此工艺不仅减少了废水废气的排放,还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响应了绿色生产的号召,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2022年12期 v.51;No.406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化纤高浓度油剂废水处理工艺探讨

    于汉青;沈良华;张振华;臧雷;施婉春;

    探讨化纤高浓度油剂废水的处理工艺,先酸化水解分解油剂废水表面活性剂,降低化学需氧量(COD),再通过好氧生化进行深度处理,最后通过沉淀处理达标排放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废水经处理后,出水COD值稳定在100 mg/L以下,处理成本仅11元/t左右,产生污泥量极少,该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2022年12期 v.51;No.406 36-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聚酯五釜流程冷冻水自主供应方式探讨

    安月绵;罗晓骏;李晨;丁庆华;王英辉;王超;

    为了充分利用装置余热并降低处理成本,分析了冷冻水供应现状,通过新增1台制冷量580 kW的小溴化锂制冷机制备冷冻水,自主供应聚酯一、二两个车间的冷冻水,达到了余热利用、节能降耗的目的,并可节约费用485 212.8元。

    2022年12期 v.51;No.406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设备电气

  • 基于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的涤纶丝锭外检

    陈国文;周先何;叶勇;魏中青;倪国民;

    盛元涤纶牵伸变形丝锭智能外检系统利用光电成像系统采集被控目标的图像,经计算机及专用的图像处理模块进行数字化处理,根据图像的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来进行尺寸、形状、色泽等的疵点判别。将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涤纶丝锭外观缺陷的数据特征学习和识别上,克服了人眼无法连续工作、人为误判及对人员经验和熟练度依赖的缺点,稳定地完成这些带有高度重复性和缺陷收集难的工作。

    2022年12期 v.51;No.406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复合材料

  • 笔记本电脑外壳模压-注塑工艺设计与开发

    陈正国;程超;丁小马;顾建军;吕玥蒽;

    以某型笔记本电脑外壳为研究对象,通过将镁合金、铝合金数值模拟变形量与试验结果变形量来校核仿真模型,然后根据外壳材料仿真设计完成材料选型,并确定模压-注塑包覆成型工艺的开发。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仿真试验及厚度优选结果,选择碳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作为选择笔记本电脑外壳模压-注塑工艺设计与开发的主体材料,成功制成质轻、高强的笔记本电脑外壳。

    2022年12期 v.51;No.406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钛合金的振动辅助钻削分析

    雷瑛;李达;罗森怡;李刚;

    为降低碳纤维增强树脂/钛合金(CFRP/Ti)复合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受到的损伤程度,采用阶梯微齿刀具和轴向振动辅助处理对CFRP/Ti复合材料进行了振动测试,分析了加工性能随振幅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受振动作用时刀具的轴向进给发生改变,形成了循环的轴向力,当钻尖进入材料内部后,轴向力将会受到振动显著影响;辅助振动时,没有形成长切屑,入口表面也未受到刮擦影响;当振幅提高后,形成了更大的撕裂因子,造成制孔质量的波动性;合适的振动条件下CFRP孔壁表面形成了更少凹坑,深度发生了增大。

    2022年12期 v.51;No.406 50-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摩擦制动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卢晨;张亮儒;张欢;荆云娟;韦鑫;

    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多相材料,因其摩擦系数大、高温氧化性能好、力学性能优良等诸多优点成为了新一代高性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军工及高端民用领域。作为高性能摩擦材料,在高铁、飞机、重型卡车和高端汽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其在摩擦制动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用于生产C/C-SiC材料制动盘的主流预制体成型方法和复合工艺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低成本、高性能是未来摩擦制动用C/C-SiC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重点。

    2022年12期 v.51;No.406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硅氧玻璃纤维改性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赵建伟;王斌;叶子萌;侯林伟;王恒;卜天时;

    为了提高传统泡沫炭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分别以碳纳米管(CNTs)改性酚醛树脂为主要碳源,酚醛空心微球为闭孔相,短切高硅氧玻璃纤维作为添加相,制备了不同高硅氧玻璃纤维含量的多孔泡沫炭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和网络分析仪,研究了玻璃纤维含量对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质量分数0.9%的CNTs,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最高,达21.3 MPa,较纯泡沫炭提升了16%;而玻璃纤维的加入并没有明显改善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但提高了其断裂韧性。质量分数8%的玻璃纤维掺杂泡沫炭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最好,在8.2~12.4 GHz下的均值为74 dB,较纯泡沫炭提升了76%。

    2022年12期 v.51;No.406 60-6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汽车装饰用碳纤维增强纺织材料钻削试验分析

    袁爱春;高小华;李峰;

    以汽车装饰用碳纤维增强纺织材料(CFRT)为对象,在设置失效准则条件下构建CFRT损伤模型,建立了钻削过程有限元仿真。选用硬质合金冠齿钻,并利用五轴加工中心DMU60机床开展钻削试验。对比结果表明:钻削过程分成初期刀具钻入、稳定钻削以及刀具钻出三个阶段;进入稳定钻削阶段后,仿真模型相对测试得到的实际轴向力偏差达到8.02%,该仿真模型符合准确性要求;以顶角磨损厚度衡量CFRT钻削过程刀具使用情况,拟合曲线形成了跟实际轴向力与顶角磨损厚度磨损程度良好的吻合状态。该研究对提高CFRT的钻孔加工精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钻孔刀具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022年12期 v.51;No.406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纤维增强的隧道喷射混凝土回弹控制研究

    王永;

    喷射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隧道支护方式,但其与泥质砂岩界面黏附性较差,施工回弹量大,浪费严重。针对该问题,通过在喷射混凝土中添加纤维并开展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探究纤维类型及不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回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在喷射混凝土回弹控制中有显著作用,添加玄武岩纤维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明显提高;相比普通混凝土,添加玄武岩纤维后的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减少约17%;从节约施工成本和控制混凝土回弹出发,隧道施工中建议玄武岩纤维掺量为2.35 kg/m3,此时的喷射混凝土回弹率为13.9%。该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指导实际施工,能很大程度上节约施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2022年12期 v.51;No.406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合成纤维与钢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研究

    马立荣;

    为降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成本,以合成纤维替代钢纤维是一种有效途径。基于胶砂试验,分析了不同长度和类别合成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与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强度合成纤维不利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动,但可有效提高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对钢纤维与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混凝土开展了弯曲韧性试验,结果表明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具备增韧效果。

    2022年12期 v.51;No.40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欢迎投稿

    <正>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合成纤维》已正式开通作者投稿系统(http://hcxw.cbpt.cnki.net),为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投稿操作流程:输入http://hcxw.cbpt.cnki.net→打开页面后点击左侧在线办公系统菜单栏下的红色“作者投稿系统”→进入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合成纤维》作者中心→注册→登录→进入作者工作桌面,点击导航式投稿(推荐)→稿件类型选择→投稿须知→版权转让协议→上传原稿全文→填写稿件基本信息→填写基金信息,若无则勾选无基金→填写作者信息→确认投稿。

    2022年12期 v.51;No.406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成纤维》2022年(第51卷)总目次

    <正>~~

    2022年12期 v.51;No.406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