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及相关技术

  • 回收再利用聚酯的流变性能

    邢喜全;肖汪洋;姚玉元;吕维扬;王秀华;何肖;

    选用回收再利用聚酯中的瓶片和泡料为样品,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两种样品在稳态与动态两种模式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稳态模式下,随着剪切速率的不断增加,两种样品的表观黏度均呈下降趋势,为切力变稀流体,采用幂律模型拟合得到两种样品的非牛顿指数分别为0.71与0.85,拟合相关系数R~2均接近于1。在动态模式下,瓶片对恒定持续性高温更为敏感,复数黏度下降更为明显;随着温度上升,两种样品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与复数黏度均逐渐降低,且温度对具有高特性黏度的瓶片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具有低特性黏度的泡料的;随着角速度的增加,两种样品的复数黏度均从急剧下降转变为缓慢下降,损耗因子表现为先上升至最大值后下降,值均大于1。

    2024年01期 v.53;No.41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功能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江志威;赵丽;杨锋波;杨国胜;邓俊锋;艾嘉宝;

    水性聚氨酯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和表面整理剂等领域,但存在着力学性能低、热稳定性差的缺点。基于此,综述了近几年用于提升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方法,并就水性聚氨酯的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旨在为科研人员开发、合成新型水性聚氨酯提供帮助。

    2024年01期 v.53;No.41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1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石墨烯/尼龙6纺丝级切片聚合工艺

    胡强;

    由于石墨烯发射的远红外波振动频率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非常接近,可以与人体内分子共振产生热能,热能深入皮下组织,引起温度升高,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利用石墨烯的上述功能,将石墨烯与尼龙6相结合,生产出石墨烯/尼龙6功能性切片,介绍了石墨烯/尼龙6聚合生产时的原辅料和公用介质,并详细介绍了石墨烯/尼龙6的聚合工艺。

    2024年01期 v.53;No.419 12-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纤维研究及生产技术

  • Lyocell纤维的特性与应用前景

    薛锦良;

    Lyocell纤维作为当下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相对前沿且绿色环保的材料,相比涤纶拥有更好的吸湿性及可降解性,相比棉纤维及其他再生纤维素纤维拥有更高的强力及更光滑的截面。这些特点使得Lyocell纤维能够在服装、家纺、非织造及产业用纺织领域拥有其独特的应用范围。近年来,随着国内Lyocell纤维产能的提升,许多下游企业在Lyocell纤维的应用开拓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简述了基于当前研究背景下的Lyocell纤维的性能及其在纺织、非织造和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Lyocell纤维未来应用的前景。

    2024年01期 v.53;No.419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聚乙交酯纤维膜体外降解结构与性能研究

    林意华;曾达;张嵘;蔡仁钦;

    将熔喷法制备的聚乙交酯(PGA)纤维膜置于生理盐水中进行体外降解试验。采用pH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PGA纤维膜降解前后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在整个降解过程中,降解液的p H值逐渐降低,纤维膜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纤维表面逐渐出现纵向裂纹直至断裂;熔点逐渐降低,晶体结构基本不变,但结晶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纤维膜的平均拉伸强度呈现先缓后快的下降趋势,14 d平均拉伸强度保持率为21.3%,因此,该纤维膜在降解14 d后仍然保持一定的力学性能。

    2024年01期 v.53;No.419 20-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半纤维素对玉米秸秆皮Lyocell纤维性能的影响

    马圣东;侯哲生;邹红亮;张玉梅;马云海;

    探讨了半纤维素对Lyocell纤维制备时溶浆过程以及纺丝过程的影响,研究了半纤维素对Lyocell纤维的力学、抗原纤化和染色等性能的影响。试验可知:使用市售质量分数50%的NMMO溶剂在90℃温度下即可完全溶解玉米秸秆皮浆粕;半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玉米秸秆皮浆粕的流动性更好,制成的Lyocell纤维的染色性能和抗原纤化性能更好,断裂伸长率较大,结晶度较小。

    2024年01期 v.53;No.41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纺织用竹浆纤维在酸碱试剂下的抗菌性能研究

    卓颖;

    为探究酸碱试剂对竹浆纤维抗菌性的影响,分别选择不同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和硫酸试剂,分析其在不同处理时间与温度下对竹浆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处理时间以及试剂质量浓度不同时,竹浆纤维的抗菌性能均存在一定差异;在硫酸或氢氧化钠处理后,竹浆纤维的抑菌率大多在70%以上,且试剂处理时间对竹浆纤维抗菌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2024年01期 v.53;No.419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涤纶预取向丝卷绕成型的工艺探讨

    陆建伟;王春燕;王腾滕;沈成竹;沈杰;钱建会;

    探讨了卷绕设备和生产工艺对涤纶预取向丝卷绕成型的影响。在设备方面,卷绕机中的横动装置是影响卷绕成型的关键部件;为保证成型质量,拨叉和成型板要定期校验。在生产工艺方面,接触压力随丝饼直径的增加而增大,卷绕角随丝饼直径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另外,需要根据品种和成型质量,适当调整卷绕张力和干扰波,当卷绕张力为16 cN、干扰波中振幅为1.5%、频率为10 r/min时,生产的278 dtex/288 f涤纶预取向丝的成型质量最佳。

    2024年01期 v.53;No.419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196 dtex/288 f超细旦涤纶长丝的工艺开发

    李宇;卢新宇;兰金良;潘国华;

    为解决196 dtex/288 f超细旦涤纶长丝生产时断头多的问题,在确认设备工况正常的情况下,对纺丝温度、组件压力、环吹风压、卷绕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温度和工艺风是影响断头的关键因素。当纺丝温度为290~291℃、组件上机压力为15 MPa、环吹风压为28 MPa、无风区高度为50 mm时,196 dtex/288 f超细旦涤纶长丝生产断头减少,纤维的物理指标和外观满足生产要求。

    2024年01期 v.53;No.419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高性能纤维及应用

  • 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固性预浸料层间滑移行为的研究

    孙金贵;岳广全;满珈诚;陈慧灵;林德志;刘卫平;

    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过程中,预浸料的层间滑移性能是影响带曲率构件成型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自行设计的测试装置探究了两种不同型号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及连续升温滑移下的层间滑移行为。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预浸料层间滑移行为的重要因素,温度的改变使树脂黏度产生变化,同时改变了树脂在预浸料表面的分布,导致层间滑移阻力发生变化;预浸料层间滑移阻力随压强的增加而增大,600 kPa压强下预浸料的树脂层仍能起到润滑作用,摩擦机制不发生改变;两种预浸料层间滑移行为随温度升高变化趋势不同,Cycom970和国产预浸料分别在65℃左右、145℃左右时被加压可使预浸料层受到较小的滑移阻力。

    2024年01期 v.53;No.419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6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纤维后加工及应用

  • 基于缓释微胶囊技术中草药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胡文杰;贺星亚;花振锴;辛斌杰;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先进技术,可以将药物、香料、保健品等有效成分封装在微小颗粒中,以达到缓慢释放的效果。微胶囊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草药纺织品中,可以缓释中药有效成分,达到更加持久的疗效。对微胶囊的定义和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对中草药纺织品中常用的微胶囊芯材和壁材种类进行分析总结。此外,还重点关注了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其在中草药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01期 v.53;No.419 48-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节能减排

  • 关于酯化水温度对乙醛装置分离效果的研究

    姚东学;张恒斌;金忠伟;钱薪宇;李晓佳;

    为了降低聚酯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酯化水的化学需氧量(COD),节约处理废水成本,建立了乙醛回收装置,回收酯化水中的乙醛和乙二醇。试验发现,酯化水温度的变化对乙醛装置分离效果影响较为明显,通过调整温度,提高了乙醛和乙二醇回收量,每年可多回收50 t乙醛和90 t乙二醇。

    2024年01期 v.53;No.419 53-5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设备电气

  • 填塞箱式卷曲机使用维护及故障排查

    仲明明;魏居明;潘虹;

    介绍了填塞箱式纤维卷曲机的主要结构组成及其特点,卷曲机安装与使用注意事项,设备操作运行调整及检查要点,对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为达到纤维良好的卷曲效果,减少故障的发生,给出常见卷曲调整方法和故障排查检修方案。

    2024年01期 v.53;No.419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测试与标准

  • 一种高密度织物的织物密度测试方法研究

    闫畅;裴燕华;

    对织物密度的定义和测试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针对高密度织物的织物密度,采用现有标准检测方法分辨困难而导致的检测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检测方法——显微镜法。该方法可以降低检测的错误率,提高检测效率,并且可以利用现有实验室设备完成检测,无需增加额外的仪器成本。

    2024年01期 v.53;No.419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检测地表水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李本凯;

    随着水污染事件频发,地表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含量激增,现行的检测方法无法满足多种化合物的检测需求。因此,提出基于吹扫-捕集气相色谱的地表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通过多轮有机化合物检测,确定此方法的应用条件,并得到良好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得出最佳检测条件为:吹扫速度25 mL/min;吹扫时间10 min,如有机物沸点较高可放宽至14 min;解析温度200℃;解析时间2.5 min,如有机物沸点较高可放宽至4 min。此方法检出限、准确度与精密度均较高,且操作简单,经济性强。

    2024年01期 v.53;No.419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复合材料

  • 碳纤维复合材料纵梁承载与吸能特性研究

    蔡计杰;宋显刚;王明;孟令宽;惠述俭;罗剑岚;

    为验证某轨道交通车辆碳纤维复合材料纵梁的设计值是否满足实际工况要求,采用有限元分析,依据某轨道交通车辆纵梁运营工况的要求,设定了试件连接区域、加载工况及加载点,进行了100%和130%限制载荷试验以及两种工况下的极限载荷试验,并在130%限制载荷试验基础上继续做破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限制载荷试验中,试件未发出明显的响声,试验结束后试件没有发生破坏、纤维分层、开裂等损伤现象,同时加载连接处未发生破坏,表明该试件满足轨道交通车辆实际运营工况要求;破坏试验加载至300%限制载荷,试件整体结构完好,表面未出现明显损伤,加载至500%限制载荷时,夹具出现破坏,试件目测完好无损,整体结构完好,表面未出现明显的损伤,表明该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纵梁设计安全裕度较大。

    2024年01期 v.53;No.419 66-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隧道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试验及应用分析

    邹旭君;

    如果隧道工程中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较差,可能会导致液体、气体进入混凝土结构,致使结构使用寿命快速缩减,对工程安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能,强化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探究了掺入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钢纤维后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改良效果,并分析了抗渗性能提升机制。结合隧道工程二衬结构应用案例,评价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期推动纤维混凝土在隧道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

    2024年01期 v.53;No.419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再生集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韩明珍;

    为具体确定掺加玄武岩纤维后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各项性能参数的发展规律,通过设计室内试验,以玄武岩纤维掺量为变量,将天然集料作为对照组,分析了再生集料的抗冻性能、抗裂性能、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纤维掺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掺加玄武岩纤维能大幅改善再生集料的抗冻性能、抗裂性能,小幅度提升抗压强度。结合室内试验数据,建议工程实践中的玄武岩纤维最佳质量分数为0.9‰。

    2024年01期 v.53;No.419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