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明;
采用常温搅拌法在碳布导电基底上制备了钪(Sc)元素掺杂的钼酸钴/碳纤维复合材料(Sc-CoMoO_4/CF),通过对材料进行表征测试,发现所制备的产物为多孔片状结构。这种多孔片状结构增加了材料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缩短离子和电子的扩散路径。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了Sc元素掺杂对材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Sc-CoMoO_4/CF电极材料没有其他杂质峰,也没有其他杂质元素存在,这表明样品纯度较高。同时,对Sc-CoMoO_4/CF电极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在电流密度为1 A/g的条件下,Sc-CoMoO_4/CF电极材料的比电容为2 095 F/g,在100次循环后,其比电容达到2 080 F/g,是初始值的99.3%,这表明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对Sc-CoMoO_4/CF//CNTs器件进行循环稳定性试验中,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176 F/g,进行10 000次循环充放电测试后,比电容变为162 F/g,与初始比电容相比变化不大,达到初始值的92%,这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性能和较高的循环稳定性。
2024年11期 v.53;No.429 42-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马立国;
通过电化学剥离协同制备了3D Ni(OH)_2/石墨烯复合电极薄膜材料,高品质石墨烯均匀地生长在三维Ni(OH)_2表面,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2 m A/cm~2电流密度条件下,该电极薄膜具有优异的比电容(266 m F/cm~2),经过1万次的连续充放电循环测试仍然保留94.1%的容量性能。该方法为大规模生产新型高性能电极薄膜材料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制备策略。
2024年11期 v.53;No.429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陈秋云;黄哲;赵远见;孟悦;陈文;肖杰;
以大长径比C形梁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表面质量、厚度、外形轮廓、金相分析等问题,制定工艺研究路线。通过比对国产T300级碳纤维织物及单向带预浸料的制造效果,明确了与大长径比、小R结构C形梁相匹配的国产T300级碳纤维预浸料的类型。通过设计直观的研究目标及高效的比对方案,阐明了国产T300级碳纤维单向带预浸料与大长径比C形梁构型的工艺匹配性强,为国产复合材料后续的研究方向提供借鉴,缩短了国产复合材料研究应用的周期。
2024年11期 v.53;No.429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郑义珠;吴雨哲;骆严;高琳琳;
前期研究表明,已固化的复合材料层板在存放过程中会吸收环境中的水分,继而对复合材料的胶接性能造成影响,但湿度影响复合材料共胶接性能的机制尚不清楚。通过I型层间断裂韧性(GIC)表征共胶接性能,将三种有代表性的T800级碳纤维预浸料在不同吸湿条件下进行处理后,分别与两种胶膜进行胶接,测试复合材料共胶接性能,探究不同预浸料层板的吸湿差异及后续共胶接性能的差异,最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试验件的断面形貌,探讨待胶接板吸湿后,共胶接复合材料胶接性能下降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层板的吸湿率与时间的开方呈近似线性关系,满足菲克定律,但吸湿速率和吸湿量有所不同;吸湿后三种复合材料的GIC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两种胶膜匹配下的复合材料胶接性能下降程度有差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得到待胶接板吸湿后共胶接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变化,探究了不同材料和不同胶膜匹配时胶接试验件的失效机制。
2024年11期 v.53;No.429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苏霞;景新荣;胡大豹;王浩军;
先进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能显著降低飞机质量,在现代飞机上被大幅度使用。但是复合材料的导电率远低于金属,因此必须具有可靠的防雷击系统才能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研究了MA700飞机复合材料零件制造过程中防雷击表面膜的应用,以及防雷击表面膜不同铺贴参数对铺贴稳定性和电性能导通性的影响,为防雷击表面膜应用适航符合性提供依据。
2024年11期 v.53;No.429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刘佳;于竹;杨五兵;孟凡波;李营;
为解决航空航天工业中先进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工艺控制困难的问题,并优化全生命周期中制造环节的质量,以三组不同真空压力和压实时间为变量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三组试验件分别采用外观目视检测、超声波检测及金相显微检测三种方式进行内外部缺陷检测,验证真空压力对玻璃纤维夹层材料宏观和微观影响及趋势。结果表明:随着真空压力增大和压实时间延长,材料厚度呈现减小趋势;真空压力和压实时间对声波检测结果影响不明显;胶膜厚度虽然呈压缩趋势,但均衡性变差;材料内部纤维缺陷或组织缺陷都有明显改善。
2024年11期 v.53;No.42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李帅;欧忠文;张寒松;
在软质地面表面铺设一层高强材料可以有效提高车辆通过性,水泥毯由于其特殊的成型工艺、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有效弥补现有应急路面铺设材料的不足。为探究水泥毯在提高车辆软质地面通过性上的应用效果,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车轮—地面和车轮—水泥毯—地面两种有限元模型,对比了水泥毯铺设前后地面的应力和应变。结果表明:水泥毯由于具有较高的硬度,成为了主要受力部位,这使得松软土地面降低了55%的凹陷量、砂壤地面降低了85%的凹陷量,极大优化了软质地面通行条件。
2024年11期 v.53;No.429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安沁丽;
以玄武岩纤维为掺入对象,制备了聚苯乙烯颗粒保温砂浆,设置试验分析不同纤维质量分数(0、0.5%、1.0%、1.5%和2.0%)以及不同纤维长度(8、18 mm)条件下的保温砂浆性能状况,试验结果显示:保温砂浆干密度在掺入玄武岩纤维后得到显著提升;软化系数、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改良,但同时稠度有所下降;导热性能方面,各组保温砂浆无明显差异;玄武岩纤维质量分数为1.5%时保温砂浆性能最佳,且纤维长度为18 mm时的改良效果相对优于8 mm。研究结果可为建筑墙体保温砂浆的性能改良方案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024年11期 v.53;No.429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张明远;
为探究聚丙烯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设计不同纤维掺量,分别制备聚丙烯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养护龄期取7、14、21、28、60 d并分别测定各组混凝土在不同龄期下的抗压强度。结果显示,聚丙烯纤维掺入后,各组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会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且抗压强度均大致表现为随聚丙烯纤维掺量增加而前期增加、后期降低的发展趋势,其中掺加0.9 kg/m~3聚丙烯纤维时抗压强度达到最佳水平。试验表明,聚丙烯纤维掺入后混凝土破坏形态出现改变,显著提升混凝土早期强度,且有效改善混凝土脆性。
2024年11期 v.53;No.429 85-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李振成;
研究了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和甘蔗渣纤维对桥墩砂土地基的力学性能影响。通过对不同纤维质量分数(0.5%、1%和2%)以及不同纤维长度(2.5、5.0、7.5 mm)下砂土试样的加州承载比(CBR)和间接抗拉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长度为7.5 mm的聚酯纤维可获得最高的CBR值,其数值比未添加纤维的砂土试样增加了约3.3倍;三种纤维中,甘蔗渣纤维具有最佳的间接抗拉强度。该研究结果为遭遇不良地质条件的桥墩砂土地基改良和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2024年11期 v.53;No.429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