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庭熹;许新权;肖凤;李才智;付兵;赵国栋;
排水沥青路面由于具备排水降噪等特点得以广泛使用。首先,介绍了排水沥青路面的概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围绕纤维改性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详细总结了纤维改性排水沥青路面的机制和不同纤维类型对排水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纤维应用于排水沥青路面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2024年12期 v.53;No.430 41-4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凯;赵威;潘治;刘韵晴;
针对不同铺层工况下复合材料水翼的结构阻尼和水力阻尼进行研究和分析,以NACA0009复合材料梯形水翼为模型,建立了复合材料水翼结构阻尼和水力阻尼计算方法。基于模态应变能法的结构阻尼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纤维的铺层角度、阻尼层分布位置、阻尼层厚度及纤维厚度等对复合材料水翼结构阻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0°铺层阻尼损耗因子小于+30°和-30°铺层;随着阻尼层离中心层的距离增大,阻尼层受到的约束逐渐增强,阻尼损耗因子因此增加;单层阻尼层厚度和纤维厚度对阻尼损耗因子的影响不大。基于复合材料水翼模态特性分析表明,复合材料铺层角影响水翼的模态振型和频率,相比于0°铺层,+30°和-30°铺层水翼的一阶模态频率降低,二、三阶模态频率升高。模态频率越大,对应的模态阻尼比越小。同时,研究了不同铺层水翼的水力阻尼,相比于0°铺层,+30°和-30°铺层水翼的水力阻尼比更大。该成果为复合材料螺旋桨减振降噪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2024年12期 v.53;No.430 4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霞;刘训新;成艳娜;袁潇洒;林雨辰;元振毅;
为获得表面质量良好的蜂窝夹芯零件,以环氧填充胶Epocast 1629 A/B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下固化后的膨胀量,分析温度、固化次数对其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Epocast1629 A/B填充胶,推荐的工艺过程和参数如下:首先在常温下填充,制袋冷抽固化24 h,然后在(180±5)℃下保温120 min固化,最后对填胶区域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避免蒙皮铺贴固化后零件表面出现凸起现象,影响后续装配工作。
2024年12期 v.53;No.43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昭;娄佳俊;姚小棒;张帅民;黄佳宝;刘优平;
采用热压工艺一次成型技术制备一种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T形接头试件,并对其进行拉伸试验,分析了其破坏失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热压工艺技术稳定性较好,易成型,易制备,所得的T形接头整体性能较好;在拉伸试验中,随着载荷增大至378.81 N左右,T形接头三角区与筋条腹板拐角处首先萌生细微初始裂纹,T形接头出现损伤破坏,且裂纹向突缘端部扩展直至T形接头完全破坏,最终失效破坏模式为蒙皮与筋条的分层破坏;T形接头拉伸破坏模式为接头富树脂三角区的树脂与纤维布界面分层,其拉伸破坏主要取决于树脂基体抗拉脱分层的拉伸强度。
2024年12期 v.53;No.430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琮皓;刘高喜;
为更好地提升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应用效果,采用玻璃纤维改良聚氨酯发泡材料,结合隧道工程分析采用玻璃纤维改善聚氨酯发泡材料性能的应用效果,采用室内试验对改性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导热性能开展对比分析,获得了最优玻璃纤维掺量。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发泡材料中掺入玻璃纤维后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得到明显提升,其中掺加质量分数6%的玻璃纤维时改良效果达到最佳。
2024年12期 v.53;No.430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丽娜;章一萍;王学翔;周练;李莉;
针对现有建筑景观产品耐久性差的问题,采用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BFRP)制备建筑景观产品。根据应用场景需求和材料特性,设计了BFRP景观产品性能指标要求;根据使用场景,设计了通用产品截面,再经最不利情况受力计算,获得最优通用产品截面。采用拉挤工艺、合理的配合比及设计模具,小试生产了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建筑景观产品。对所制备产品按设计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进行测试,经测试产品强度较高,有一定的离散性,但强度仍远高于性能指标要求,耐久性优异,为后续BFRP的批量应用奠定了基础。
2024年12期 v.53;No.430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成;
为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周期长、耐久性差等问题,选用乳胶改性速凝水泥混凝土,并掺入黄麻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与尼龙纤维进行单掺改性与混杂改性,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抗冻融循环测试对其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掺入纤维后,4 h抗压强度最低为22.5 MPa;4h抗折强度最低为4.29 MPa,4 h劈裂抗拉强度最低为2.65 MPa,冻融循环300次后,单掺组与混掺组相对动弹性模量显著提高;在上述测试中,PVA纤维与尼龙纤维的混合物表现出最优性能。
2024年12期 v.53;No.43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蕾;
为探究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加不同量玻璃纤维后的性能差异,分别设计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试验,评价不同应力比下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疲劳寿命。结果显示:掺入玻璃纤维后,轻骨料混凝土折压比增加,抗折强度提升,弯曲韧性得到显著改善,抗压强度有所降低但幅度较小,劈裂抗拉强度随纤维掺量表现出前期增长后期降低的发展趋势,其中掺加1.5%体积分数玻璃纤维时的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具有最高劈裂抗拉强度;应力比相同时,轻骨料混凝土疲劳寿命随纤维掺量增加而延长,相同纤维掺量下,疲劳寿命随纤维掺量增加而降低,同时疲劳方程截距和斜率均有所提升,说明玻璃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应力比敏感度。
2024年12期 v.53;No.43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中杰;
探讨了玻璃纤维及其与钢纤维、玄武岩纤维组合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重点评估了纤维类型和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黏结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中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所有性能测试中均表现最佳,特别是当质量分数为0.3%时,其黏结强度最高达到1.8 MPa。玻璃纤维与钢纤维的混合使用进一步增强了混合料性能,尤其在高温稳定性方面,马歇尔稳定度达到18 kN,显著高于单一纤维使用。
2024年12期 v.53;No.430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