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

1976, (S1) 50-5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腈纶后处理的试验


摘要(Abstract):

<正> 目前,以硫氰酸钠为溶剂的一步法纺制腈纶在物理性能和服用性能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勾结强力较差,遇热易变形;手感弹性较差,缺乏毛型的丰满感;特别是三口(即袖口、领口、下摆口)容易变大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纤维的使用价值。而这些问题大多数又与腈纶生产过程中的后处理工序有关。此外,有些厂生产的腈纶还夹杂着少量类似于玻璃纤维状的“毛屑纤维”,这对纺织后加工以及劳动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产品,不但求数量多,而且求质量好,耐穿耐用。”为了解决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DOI: 10.16090/j.cnki.hcxw.1976.s1.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