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2025年2月28日,美国知名市场研究和商业咨询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AMR)发布了航空航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间材料(包括预浸料、颗粒、模塑、织物、拉挤型材和其他)等市场分析报告。根据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航空航天领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间材料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500亿美元,从2024年到2033年将以13.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包括航空航天领域对轻量化材料的迫切需求等因素,正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间材料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民用航空和军用飞机产量的提升进一步强化了该趋势。
2025年03期 v.54;No.433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正>日前,中石化仪征化纤新材料(宁夏)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4.9亿元人民币,将在宁夏建设年产8 000 t特种纤维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7.72亿元,主要产品包括对位芳纶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具体包括:(1)设计规模为年产4 000 t的对位芳纶,聚合单元包括1套聚合配料系统、2套年产2 000 t聚合反应系统,纺丝单元包括1套纺丝配酸系统、8条年产500 t纺丝生产线;(2)设计规模为年产4 000 t的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力纶),由3套力纶装置组成,生产能力分别为1 500、1 500、1 000 t/a。
2025年03期 v.54;No.433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正>据央视报道,盛虹控股集团在江苏连云港总投资达158亿元的芳纶产业园项目已经完成一期建设,预计3月正式投产。该项目入选了江苏省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在用地、环评等方面享受与省重大项目同等待遇。相关部门每月召开调度会,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保障项目能顺利进行。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汉根在采访中表示,“绿色低碳、新材料领域都是大有可为的发展方向,在科研、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盛虹将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做强产业链,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2025年03期 v.54;No.433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正>3月1日,宁波碳飞新材料有限公司以“碳飞新材,轻启未来”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一场发布会。活动现场,回顾了企业在碳纤维材料研发上的艰辛历程,并宣布生产线正式投产。据悉,这条生产线从研发到生产全流程自主可控,产品采用高等级碳纤维材料,较传统铝合金车轮减重30%~40%,并通过国家权威检测,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国内高端汽车零部件的技术瓶颈问题,还为新能源汽车续航提升5%~8%、操控性优化20%提供了重要支持。在签约仪式环节,宁波碳飞新材料分别与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登峰教授签约共建博士后工作站,以及与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常明君主任签约法律顾问合作项目。
2025年03期 v.54;No.433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之后的又一重要终端设备,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针对家庭场景的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如何变得更灵活?腱绳正在替代扭力弹簧,成为关键材料,它就好比人体的肌腱,牵引手指活动,完成各种动作。在最新的技术演进中,以特斯拉Opimus发布会展示的22自由度灵巧手为例,创新性采用了“行星齿轮箱+丝杠+腱绳”结构,奠定了腱绳材料在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早期,腱绳材料主要是特氟龙纤维、芳纶、涤纶等,随后逐渐出现了更高强度、更轻质量且耐腐蚀、耐磨损的新材料,当前腱绳驱动材料的主流选择主要是高强度钢丝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UHMWPE)。
2025年03期 v.54;No.433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正>法国JEC复合材料展首日,中复神鹰携四款战略新品耀目大秀,聚焦更高性能、更低成本,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四款战略新品分别为:(1)通用型工业级T800级碳纤维,型号为SYT55T-16K,该碳纤维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大幅下降;(2)风叶专用大丝束碳纤维,型号为SYT45M-48K,更少的碳纤维添加量,更低的加工成本,可使拉挤板的模量得到有效提升;(3)高强高模碳纤维,型号为SYM50X-12K,该碳纤维强度达5 000 MPa,模量达475 GPa,并实现工程化量产;(4)高强高模碳纤维,型号为SYM55X-12K,该碳纤维强度达5 000 MPa,模量高达540 GPa。针对不同领域应用痛点及需求,中复神鹰研发的每一款产品将凭借各自优势满足从航空航天、清洁能源到高端体育的应用,为全球绿色能源、高端制造提供产品解决方案。
2025年03期 v.54;No.433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祝嗣垚;魏毅;刘万双;
以生物基的香草醛(VAN)、联苯胺(BED)和对苯二胺(PED)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亚胺键的二酚环氧树脂固化剂(BED-VANH)和一种含亚胺键的环氧树脂交联剂(PED-VAN),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BED-VANH(加入物质的量比为5%的交联剂PED-VAN)固化环氧树脂,该环氧树脂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固化反应活性。BED-VANH固化的环氧树脂表现出优异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其拉伸强度为94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4℃,失重5%时的温度为338℃。由于环氧树脂交联网络中引入了动态亚胺键,BED-VANH固化的环氧树脂可以在盐酸溶液和乙二胺中进行化学降解,且其在乙二胺中表现出更快的降解行为。另外,以BED-VANH固化的环氧树脂为基体成功制备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为648 MPa。该复合材料可通过在盐酸溶液中降解树脂基体,实现碳纤维的无损回收。
2025年03期 v.54;No.433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吕良;圣晓荣;潘利剑;岳广全;刘卫平;
自动铺放的干纤维作为当前国际航天用复合材料常用增强体之一,其渗透特性对复合材料成型及航空大型构件的生产与加工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国产自动铺放干纤维开展研究,采用代表元方法表征模拟材料在等温条件下的多尺度渗流过程,并通过控制方程构建微观-宏观多尺度流动控制方程组,在有限元算法中实现了对材料渗流特性的数值模拟。随后对国产自动铺放干纤维进行了中心注胶渗透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的预测值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在干纤维材料渗流仿真中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使用宏观控制方程模拟预测值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的渗流情况,并使用多相流模型方法显示树脂流动前锋,与试验情况进行对比,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以对后期仿真预测和材料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年03期 v.54;No.433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董智勇;王进美;陈海通;陈彦成;李浩辰;
总结了近几年羊毛角蛋白的主要提取方法以及其中存在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角蛋白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在膜、凝胶、纤维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指出了当下羊毛角蛋白的研究趋势,并对此提出了羊毛角蛋白等存在循环利用价值的资源的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
2025年03期 v.54;No.433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田飞;廖允宁;李悦;代耀辉;谢慧琳;
基于有限元理论,对机织间隔织物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利用CATIA软件建立了复合材料模型。将该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并对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将模拟结果与低速冲击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值与试验值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且误差较小,验证了该有限元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复合材料受到冲击载荷时的内部应力变化趋势,为机织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025年03期 v.54;No.433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婷;刘晓鹏;
为了寻求更加绿色环保的混凝土材料,成功制备了矿渣-粉煤灰基坝体地聚合物混凝土,分别掺加钢纤维、聚丙烯(PP)纤维与聚酰胺(PA)纤维对其进行增韧改性。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和干燥收缩试验,探究三种纤维对矿渣-粉煤灰基坝体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钢纤维可以有效提高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强度,同时降低其干燥收缩率,但当掺入体积分数提高时,其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呈现出不同的下降趋势;PA纤维的掺入会导致地聚合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均有小幅度提升,且干燥收缩率同样低于对照组,体积分数增加时,抗折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提升更加明显;PP纤维的掺入使得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强度有所提高。在相同的掺入体积分数条件下,钢纤维表现出最优的增韧改性效果,PA纤维次之,PP纤维表现最差。
2025年03期 v.54;No.433 78-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兴;
为改善再生混凝土强度低、性能差的缺点,以室内试验的方法,制作不同体积分数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测试其4项基本力学性能参数,并以韧性指数法评估再生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结果表明: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归一化应力应变均可以大致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拟合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本构关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随着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曲线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67~0.69;劈裂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抗折强度呈现非线性增加并趋于收敛的变化趋势;建议再生混凝土中添加玄武岩纤维的体积分数不超过0.4%;韧性指数I_5呈现线性增加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韧性指数I_(10)和I_(20)呈现非线性增加的趋势,相同体积分数玄武岩纤维条件下,韧性指数I_5、I_(10)和I_(20)依次增大。
2025年03期 v.54;No.433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熊洁;余豪;杨人焱;饶乐;
为了评估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制成的玻璃纤维筋替代钢筋在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中的应用可行性,对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和传统钢筋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测试,比较了两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的拉伸应力和弯曲应力均显著高于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测试在不同腐蚀环境(酸、碱、盐水)中进行,结果显示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幅度远低于钢筋混凝土,这表明其在腐蚀性环境中具有更好的耐久性。综合分析表明,GFRP制成的玻璃纤维筋在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别适用于腐蚀性环境中的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
2025年03期 v.54;No.433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