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瑶君,顾家耀,孙桐
本文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制取了一组PU-PVA共混物,并应用DDV-Ⅱ仪和自制的高聚物浓溶液动态粘弹仪,分别研究了共混物固体及共混溶液的动态粘弹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固体粘弹性或浓溶液粘弹性,随着共混比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两者都在PU/PVA=65/35这一共混比中发生相逆转。在相逆转区,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研究共混体系相逆转现象,对于控制共混物组成和性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应用浓溶液动态粘弹仪研究共混物相结构及相逆转的新方法。
1989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合银,郑植艺,林大林,贺怀军,姜仁平
丙涤共混阻燃纤维是以聚丙烯为基体,采用添加型共混加工技术,将聚丙烯(PP)、聚酯(PET)和复合阻燃剂经固体混料,挤出造粒,熔融纺丝而成。本文着重对多元共混体系的成纤规律、阻燃性能、纤维纺制工艺过程参数以及纤维的相态,超分子结构进行研究,以期对从事高分子阻燃材料和高分子共混改性研究的同行提供借鉴。
1989年03期 6-1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臧昆
喷嘴是空气变形工艺的心脏部件。研究变形丝变形机理,对于提高变形丝的质量,增加花色品种,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机理分析,采用实验测试结合工艺试验的方法研究喷嘴对变形丝的作用机理,所得出的结果被证明是正确的。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变形丝成形过程的认识,并且首先使这种认识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
1989年03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兆湘
<正> KV461型复合长丝纺丝机研制技术鉴定会于1988年12月20日在岳阳召开。会议由中国石化总公司主持。“复合纺丝机的研制”,是中国石化总公司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由纺织部纺科院机械厂、合纤所和岳阳石化研究院共同承担。会议由有关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对生产现场进行考核,审阅有关资料,最后经过认真讨仑,一致通过鉴定。
1989年03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震球,魏东周,孙玉山,李振华
聚丙烯高速纺丝工业化的技术难关是聚丙烯纤维在筒管上的后收缩。本工作在有导丝盘系统高速纺丝机上对后收缩过程进行研究,摸清了后收缩机理及各纺丝工艺对后收缩的影响。后收缩的产生,是熔体细流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高弹形变所致。减少或消除后收缩的原则是选择正确的纺丝温度和冷却条件以控制纺程上丝条高弹形变的产生。在一定的张力条件下,需尽可能地提供丝条的松弛时间。导丝盘的超喂是一种有效的松弛办法。
1989年03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喜仁
从分析维纶和PVA的结构特点与性能特点出发,探讨了开发服用型维纶差别化纤维的局限性,论证了开发产业用维纶差别化纤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服用型维纶差别化纤维中,唯有阻燃性维氯纶和有色维纶还值得注意开发和生产;工业用缝纫线、防寒纱、水溶性维纶、高强高模纤维等产业用维纶差别化纤维新产品,很有发展前途,建议进一步深入开发,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1989年03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国员,翟伯荣
无锡华燕化纤有限公司在绵纶6聚合过程中成功地应用了微机控制系统,文中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思想,以及适于大滞后系统的控制模型原则。
1989年03期 35-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崔宝瑄
介绍通过与第三、第四单体共缩聚及表面处理的方法来制备抗起球聚酯纤维。共缩聚可引入的化合物类型有:碳原子数为14~22的不饱和脂肪酸二聚体;含有两个羟基或羧基的不饱和脂肪族单体;二苯基硅烷二醇,还可添加乙烯类共聚物等。织物表面外理通常采用酚类碱盐溶液、甲醛及强碱溶液与一级胺溶液处理。此外,还可将改性聚酯进行表面处理来制取抗起球聚酯纤维。
1989年03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虞嘉亭
介绍湘潭化纤厂在拉伸变形(DTY)机上进行了常规纺丝(UDY),拉伸丝(DY)的变形假捻试验及生产,表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发产品,提高常规纺丝机及DTY机的利用率。
1989年03期 42-4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振豪,陶寿海
介绍了该厂自建干空气站的工艺流程及干空气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比较了干空气站使用前后涤纶切片含水及产品质量,认为小型涤纶厂自建干空气站可以防止干燥后的切片回潮,是稳定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改造措施。
1989年03期 48-4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卞乃英
本文叙述了该厂采用超高速离心方法来回收涤纶纺丝废油剂,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环境也得到改善。
1989年03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杰
简单介绍日本Uniplas公司CS—40—NS/TQ64型锦纶6单丝生产设备的机械结构特点、电气性能和工艺生产情况,并与国产同类设备进行比较与评价,可供从事单丝生产的同行参考。
1989年03期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浩
<正> 一台年产一千吨聚烯烃色母粒的装置于1988年10月22日在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化工三厂建成,一次投料试车成功。选用六种牌号产品进行考核试车,在生产能力、原材料消耗及质量指标方面都达到了合同要求的保证值,于1988年12月16日正式签字验收。 该色母粒装置由联邦德国伍德(Uhde)公司提供工艺基础设计,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设计院承担工
1989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天邃
本文就锦纶的性能、用途和当前国内外的锦纶生产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锦纶的消费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依据南京化学总公司建设年产5万吨己内酰胺项目,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江苏锦纶生产的设想。分析了江苏发展锦纶生产的有利条件,并为建设高水平的锦纶生产基地,提出了三点初步意见。
1989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严云魁
自由浮球式疏水阀是利用浮力原理,使浮球随体腔内凝结水液面的升降而升降,从而开、闭阀座上的排水孔,不断将蒸汽管网和设备中的冷凝水及时排出,从而达到提高热效率的目的。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厂生产的这种疏水阀的结构及使用效果。
1989年03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