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海啸;朱卫彪;王燕萍;王依民;
热致性液晶聚芳酯(TLCP)纤维是一类具有较高强度与模量的高性能纤维。将由4,4'-二苯醚二甲酸、4-乙酰氧基苯甲酸、1,4-二乙酰氧基苯撑、2,6-萘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熔融缩聚制得的新型液晶聚芳酯,通过熔融纺丝制得初生纤维,然后经热处理,制备高强、高模TLCP纤维。通过金相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仪、纤维强力仪等对该TLCP初生纤维与热处理后的纤维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表征。
2011年05期 v.40;No.26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林佩洁;王琳;许庆燕;刘媛;倪建华;王依民;
利用熔喷非织造成网系统,制备了滤材用高熔融指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熔喷非织造布,分析了空气压力、接收距离、泵供量等成网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纤网中PBT纤维的形态和结构,对PBT熔喷非织造布的纤维直径、面密度、断裂强力以及孔隙直径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1年05期 v.40;No.267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恒山;江长明;姚玉元;吕汪洋;王秀华;陈文兴;
以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SIPM)、1,3-丙二醇(1,3-PDO)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了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磺酸钠(SIPP),并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及浓度、原料配比和反应温度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工艺优化,当选择以钛酸四丁酯作为催化剂,其摩尔分数为0.1%(相对原料中SIPM的摩尔分数),1,3-PDO与SIPM的摩尔分数比为10.14∶1,反应温度为173℃时,酯交换反应速率较快且产物色泽良好。
2011年05期 v.40;No.267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珊;白杰;张晓清;张冬艳;李春萍;张永锋;张建斌;
采用液相原位还原法,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醇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制得PVP/银纳米粒子/乙醇溶液,然后加入一定量的PVP/氨水溶液,再加入β-环糊精获得复合溶液。通过静电纺复合溶液得到含有银纳米粒子的三组分复合纳米纤维。利用紫外光谱法对溶胶内的银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大肠杆菌为细菌模型,测试了样品的抗菌性能。
2011年05期 v.40;No.267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顾东雅;
采用低温型分散染料,不用载体,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纤维进行常压沸染染色。讨论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染浴pH值对PBT纤维上染率、表观色深度(K/S值)和断裂强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染色条件:温度为100℃,时间为40 min左右,染浴pH值为中性。
2011年05期 v.40;No.267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斌;徐广标;
采用测试分析和三元件力学模型模拟,系统地探讨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羊毛混纺纱线的拉伸性能。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羊毛混纺纱相比,PTT/羊毛混纺纱在整个拉伸过程中表现出较低的拉伸模量,纱线的断裂强力约为PET/羊毛混纺纱的2/3,断裂伸长率为PET/羊毛混纺纱的1.4倍。三元件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PTT/羊毛和PET/羊毛混纺纱的拉伸曲线。
2011年05期 v.40;No.267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兰平;汪蔚;吕佳;
选用国产聚乳酸切片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的中试设备,通过预取向-拉伸两步法制得聚乳酸细旦拉伸丝,研究了切片干燥条件、纺丝温度、纺丝速度、拉伸温度、拉伸倍数对聚乳酸细旦拉伸丝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转鼓干燥及短甬道熔纺工艺,纺丝速度3200 m/min,经3.0倍拉伸后,制得单丝纤度小于1.1 dtex的聚乳酸细旦拉伸丝,纤维性能良好。
2011年05期 v.40;No.267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辛东坡;
主要研究了在聚酯熔体中添加季戊四醇的原理。通过实践验证,季戊四醇加入后,聚酯熔体的拉伸性增加,产品的后加工性能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季戊四醇的加入提高了聚酯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1年05期 v.40;No.267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原;黎明;
为解决锦纶6拉伸变形丝(DTY)在退绕过程中易出现打结、断头的问题,从锦纶6 DTY的加工工艺、设备部件等方面入手,确定了加工常规78 dtex/24 f DTY时,在保证无毛丝、紧捻、网丝、弹性均匀的前提下,设定超喂率为3.0%,交叉角为22°,卷装硬度达到68 HS时,退绕速度可大幅提高,达到1800 m/min。
2011年05期 v.40;No.267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燕琳;
在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熔体直纺预取向丝(POY)生产线上,探讨了生产紧厚绒织物专用纤维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在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熔体直纺POY生产线上进行技术和设备创新,可以生产出染色性能优异,布面绒毛厚密均匀,手感光滑细腻的紧厚绒织物专用纤维。经过系列的工艺摸索与优化,最终选择纺丝速度2700 m/min,风压50~60 Pa,箱体温度288℃,冷却风温度23℃,卷绕张力74~84 cN,生产出的780 dtex/144 f紧厚绒织物专用纤维的各项指标优良。
2011年05期 v.40;No.267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怀英;
对纺丝箱体、组件等关键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将普通涤纶长丝侧吹纺丝生产线改造为环吹DIO组件纺丝生产线,并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生产出后加工性能优良的270 dtex/144 f涤纶细旦预取向丝。
2011年05期 v.40;No.267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WILHELM RAUCH;薛敏敏;
<正>在进化过程中,人们不能再从自然获取皮毛,衣服就变得与食物、住房一样极其重要。第一代服装产生于13 500年前的石器时代中期,是由一些简单的毛皮组成。很快,这种类型的覆盖层已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开始从天然植物中获取纤维制作服装。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世界人口的增长,对纺织品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由于人们需要生存,因利益而引起的矛盾增加。比如,如何使用现有的农用土地等。最终,土地的优先权给予了农
2011年05期 v.40;No.267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顾进;
<正>由于气候变化,工业企业经营中的可持续性与对环境的友好性已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纺织品领域中,"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在购物时可以感受到产品的好处。这些产品应具有许多功能,比如免烫、善待皮肤等,同时它们在制备及丢弃的过程中节约利用资源而且不伤害环境。作为化学纤维的制造者,Trevira承担了这种责任。他们在经营中具有远见卓识,关心重视环境问题。从使用原料的选择到制造工艺的更多改进,Trevira在纤维制造中实现这种方针和政策。
2011年05期 v.40;No.267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陶氏化学公司和戴维工艺技术公司(DPT)于2011年2月申请了一种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的简化生产工艺,注册商标名称为Compress PTA,见图1。这种简化的PTA生产工艺流程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不仅降低了15%投资和20%的公用工程消耗,还可节约25%的装置占地。
2011年05期 v.40;No.267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