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用原料及相关技术

  • 生物基1,3-丙二醇所含杂质对PTT聚合产物的影响

    陈咏;王晶晶;王朝生;朱军营;乌婧;王华平;

    利用酯交换法,研究国产生物基1,3-丙二醇中可能含有的杂质(1,4-丁二醇、2,3-丁二醇、3-羟基丙酸、乳酸)对生物基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研究投料比、酯化温度、缩聚温度,确立了较为优化的聚合反应条件。通过微量添加不同含量的杂质,揭示了杂质含量对酯交换率、PTT聚酯产物分子质量及黏度,以及产物所含低聚物的含量的影响。

    2020年08期 v.49;No.378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酶催化一步法制备高分子质量PBSA共聚酯及其性能

    祁捷斐;李乃祥;潘小虎;王宇;乌婧;王华平;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物基聚酯品种,但由于其分子链段柔性较高并且结晶度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热性能、力学性能、降解性能不足的弊端。选用条件更为温和的酶催化体系,以丁二酸二乙酯、己二酸二乙酯、丁二醇为原料,Novozym-435(固定化CALB酶)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合成制备了一系列高分子质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PBSA)三元共聚酯。在反应温度80℃、酶的质量分数为10%的条件下,所制备的PBS与PBSA共聚酯的数均分子质量在18 400~21 200 g/mol,多分散性指数在1.7~2.0之间。采用核磁共振谱仪对制备的共聚酯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TGA结果表明,酶催化体系下的PBSA共聚酯的热稳定性要高于熔融体系下的产物。DSC与WAXD的结果表明,引入己二酸链段后,PBS的结晶能力下降。酶催化反应避免了重金属催化剂的使用,进一步拓宽了PBS在生物医药领域范围的潜在应用。

    2020年08期 v.49;No.378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 ]
  • PA56/PA6共混体系热性能及流变性能研究

    钱思琦;朱瑞淑;张瀚誉;石禄丹;王学利;刘修才;

    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A56/PA6共混物,并采用DSC、TG及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比例PA56和PA6共混后体系的热性能以及流变性能,旨在为纺丝生产工艺条件控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加入少量PA56,共混体系的熔点和热分解温度与PA6相比差别不大,但是共混体系的熔融焓和结晶度明显下降。PA56/PA6共混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PA56组分的增加,PA56/PA6熔体非牛顿指数呈现上升趋势,黏流活化能明显下降,PA56/PA6体系中PA56可以起到润滑作用,PA56的加入能够提高PA6基体的流动性,从而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

    2020年08期 v.49;No.378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 ]

行业动态

  • 印度石油公司在帕拉迪普设立聚合物研发中心

    钱伯章;

    <正>印度石油公司的产品应用和开发中心(PADC)于2020年6月29日宣布,在印度奥里萨邦帕拉迪普(Paradip)的炼油厂和石化厂举行了落成典礼。该项目耗资4.3亿印度卢比。PADC将成为聚合物研究领域的卓越中心,同时也是创业发展的孵化中心和聚合物培训平台。该中心将着重发展创新应用,以取代织物和技术纺织品的制成品进口。该公司表示,该中心配备了测试和加工设备,以

    2020年08期 v.49;No.37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英威达的己二腈装置改造将于2021年初投产

    钱伯章;

    <正>英威达公司于2020年6月24日表示,其价值2.5亿美元,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维多利亚(Victoria.)的己二腈(ADN)装置的改造工作仍在按计划进行,预计将于2021年初完成。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预计,所有转型前的建设将在2020年晚些时候完成,最后的连接部分将在2021年初的定期维护中断期间进行安装,

    2020年08期 v.49;No.37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中国石化生产熔喷布超2000t

    钱伯章;

    <正>截至2020年7月3日,疫情期间中国石化紧急部署的两期16条熔喷布生产线已累计生产熔喷布超2000t,可助力增产医用口罩20亿只,有力支援全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及全球防疫。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石化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号召,转产增产医用物资和原料,全力服务抗击疫情大局,在燕山石化、仪征化纤紧急上马16条熔喷布生产线,用76d时间,从无到有建成全球产能最大的万吨级熔喷

    2020年08期 v.49;No.378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帝人公司在德国完成碳纤维的扩张

    钱伯章;

    <正>帝人公司于2020年6月29日表示,其子公司帝人碳欧洲公司已将其碳纤维的生产能力提高了40%。该公司表示,这是为了应对近年来欧洲电子产品制造商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目前医疗设备对混配物需求的增长。帝人公司表示,欧洲客户的部分需求已由其位于日本三岛的工厂得到满足。该公司表示,随着德国产能的增加,帝人公司现在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欧洲市场的询价。

    2020年08期 v.49;No.378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辽阳石化熔喷非织造布达KN99级

    钱伯章;

    <正>2020年6月23日,辽阳石化生产的熔喷非织造布M25产品的颗粒过滤效率达到99%以上,即达到KN99过滤级别要求,并生产出合格的KN99口罩专用熔喷非织造布。为生产出高品质的KN99标准熔喷非织造布,辽阳石化科技与规划发展处、聚酯厂、研究院等部门与熔喷布下游口罩生产企业加强沟通联系,详细了解客户对口罩专用熔喷布的具体技术要求,从工艺参数、装置优化、产

    2020年08期 v.49;No.378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美国贝瑞投资英国新熔喷非织造布生产线

    钱伯章;

    <正>美国贝瑞(Berry)全球集团于2020年6月30日表示,正在英国投资一条新的熔喷非织造布生产线,该生产线将提供用于生产防护口罩的非织造布。该公司表示,生产线将在英国的一家工厂配备贝瑞的专利技术,以增加生产欧洲标准IIR型和N99等效的FFP3口罩的能力。

    2020年08期 v.49;No.378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纤维研究及生产技术

  • 绿色智能制造在化纤行业的应用

    李玉潮;刘亚盟;王亚江;杨更华;沈洪良;

    结合关于化纤行业的相关方面数据,对我国化纤行业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深化行业构建绿色智能化工厂的重要性。以桐昆恒邦厂区纺丝三车间四期项目为例,阐述了构建绿色智能化工厂的关键是以工程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创新为基础,将工艺布局、工艺设备、全厂物流、绿色节能、智能管理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进而打造高效绿色智能化工厂。对恒邦四期项目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工艺设备、智能化仓储物流、绿色工厂四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体现了现代绿色智能化工厂环保、降本增效、信息实时追踪与把控的主旨。

    2020年08期 v.49;No.378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 ]
  • 微胶囊制备技术及其在氨纶中的应用

    周志伟;刘亚辉;杨晓印;陈铃;谢作形;毛兴树;

    详细介绍了微胶囊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原位聚合法、界面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等,并介绍了利用微胶囊技术制备蓄热保温氨纶、芳香氨纶、抗菌氨纶等多种差异化氨纶的技术,展望了微胶囊技术在氨纶领域的应用前景,为功能性氨纶的开发提供了思考。

    2020年08期 v.49;No.37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 ]
  • 熔体直纺83dtex/36 f黑色三角涤纶FDY生产工艺探讨

    沈国建;沈少平;冯伟;姚江薇;

    涤纶性能好,用量大,但不易染色,因此涤纶原液着色纺丝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技术在熔体输送管路中注入高品质色母粒,并采用动态混合技术来提高着色的均匀性。为明确该技术与传统涤纶纺丝在生产工艺上的区别,探讨了熔体直纺原液着色异形涤纶纺丝时原液纺丝色母粒选择、纺丝组件过滤要求、喷丝板孔径选择、瓷件的要求、热辊拉伸等生产工艺技术,并说明了各生产工艺对纺丝过程的影响。

    2020年08期 v.49;No.378 29-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 ]
  • 高蓬松黑色涤纶的工艺探讨

    朱锋;李其红;劳晓玲;沈利民;

    为开发高蓬松弹力丝,在设备方面,对宏源1000-M型加弹机进行了改造;在工艺方面,采用1-5-2-1组合盘片加捻,设置合适的第一热箱温度,关闭油轮变频等工艺优化措施,生产出了弹性高、蓬松性好、吸水性强的高蓬松黑色涤纶弹力丝。

    2020年08期 v.49;No.378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纺丝组件问题在长丝生产过程中的探讨

    谢尚财;李岳春;顾建庆;庄兆伟;朱秋华;陈楠;

    为提升组件上机成功率,对实际生产中的异常组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砂杯式圆形自密封类型组件单层网由90 mm改为91 mm,过滤效果好,熔体细流少;喷丝孔划痕、锈蚀、磨损会使板面漏浆,需制定标准及时报废;改变作业方式,可降低DIO类型组件漏浆的概率,从而提升组件上机成功率,提升生产满卷率。

    2020年08期 v.49;No.37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 ]

高性能纤维及应用

  • PEW-g-MAH/硅烷交联剂复合改性UHMWPE纤维及性能评价

    田永龙;郭腊梅;

    使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PEW-g-MAH)与硅烷交联剂对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进行复合改性处理,以提高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黏接强度。研究复合改性处理对纤维的界面黏接强度、物理化学性能、失重率以及浸润性的影响趋势。研究发现:随着硅烷交联剂用量的增加,纤维拔出强度随之逐渐增加,而失重率与接触角随之逐渐减小。红外分析表明,改性体系中引入的硅烷交联剂相互反应产生了三维网状交联结构,并且在纤维的表面引入了新的功能基团。拉伸测试和结晶度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前后,纤维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2020年08期 v.49;No.378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 ]

非织造布技术

  • 非织造布专用聚丙烯的开发及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程敏;马占亮;

    非织造布是一种环保型材料,具有柔韧质轻、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优点。介绍了近年来非织造布专用聚丙烯纤维的开发进展及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非织造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0年08期 v.49;No.378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8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 ]

设备电气

  • 多组分智能精细混开棉机组在纤维混纺中的应用

    詹华春;

    基于差别化纤维混纺纱对纤维的混合要求非常高,介绍了一种混棉设备多组分智能精细混开棉机组在差别化纤维混纺上的应用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多组分智能精细混开棉机组包括JWF1081型称重给棉机、JWF1035型混合输送机、JWF1127型精细开松机及手动喂入装置。经实际应用证明:该多组分智能精细混开棉机组物料的混合方式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及管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0年08期 v.49;No.378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复合材料

  • 基于导电聚合物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军庆;李龙;钱祥宇;

    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灵活性高、充放电速度快、功率密度大、绿色环保、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越性能,在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纯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有限,而导电聚合物复合其他导电材料形成的复合电极能改善其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根据近年来不同导电聚合物基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导电聚合物(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基复合材料作为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20年08期 v.49;No.378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1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9 ]

国外化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