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涤纶短纤维“硬质合金”切断刀的研制与试用

    <正> 涤纶短纤维生产过程中,切断工序所采用的切断刀是一项关键性的机配件。过去国产的切断刀,其材质主要选用铬12钼钒钢(Cr12MoV,属合金工具钢),在切断30~50万(代糸)的涤纶有光纤维时,一般只能使用几个小时;对于切断含有二氧化钛的消光纤维时,则更是一个难题,几乎每隔一、二小时就要更换。这样一来,不仅使磨刀量与调刀次数增加,而且刀具

    1977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锦纶长丝卷绕新油剂的使用

    <正> 锦纶长丝卷绕新油剂(冷牵伸油剂27~#;热牵伸油剂36~#、37~#)自73年年底研制以来,在上级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搞群众运动,在上海第十一化纤厂、上棉二十厂、上海南大化工厂、上海助剂厂、天津助剂厂、上海第二合成洗涤剂厂、上海合纤所、上海合成洗涤剂厂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在短短的时间里就研制成功。

    1977年02期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的研制

    <正> 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以下简称聚矾酰胺纤维)具有耐高温、电绝缘、耐化学腐蚀、抗辐射、耐燃烧等良好性能。它的强力可达3.5~4.5克/(代糸),伸长20~25%,比重1.4160,是一种具有多种工业用途的耐高温合成纤维。 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方针指引下,在兄弟单位的帮助下,于1974年开始了聚矾酰胺的合成,纺丝与应用的研究。在1975年底初步建成了一个年产10吨聚矾酰胺纤维的中试车间。

    1977年02期 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 ]
  • 近年来我国合成纤维发展概况

    <正>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需要,对合成纤维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合纤战线的广大革命职工,抓革命、促生产,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规划而努力奋斗。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了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研究和老设备的改造,自动化仪表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使我国合纤工业逐渐朝着大容量、高速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使产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977年02期 2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丙烯腈的分子量分布

    <正>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与聚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加工性能有密切关系,是应该注意研究的一个方面。问题在于测定的方法手续麻烦、测定时间长,与生产需要不能紧密配合。就聚丙烯腈来说,又有它本身的特性,不能不加以考虑。有的资料已研究证实在溶

    1977年02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一些纤维的耐摩擦性能

    <正> 纤维的耐磨擦性是关系疲劳的重要性能。采用下图的装置,将单纤维一端固定,另一端加负重,纤维经过包有600号砂纸的旋转金属圆筒进行摩擦,测定其断裂时的圆筒的摩擦转数(圆筒外径1厘米,转速27转/分,试样10根)。为避免旋转开始时的冲

    1977年02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锦纶6水解连续聚合工艺及设备的改进

    <正> 我厂广大职工为进一步实现“优质、高产、低耗”以及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洋为中用”的教导,并吸收国内各兄弟厂的先进经验,将常压聚合管中原孔板式挡板改为伞形的换向器,促使聚合体在聚合管中产生中心和管壁的对流,达到缩小径向温差,提高聚合体的内在质量,挖掘单机生产潜力。并同上海纺织工学院共同研究摸索出合理的工艺条件,初步得到了一些效果。

    1977年02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淋水喷汽控制后拉伸提高涤纶短纤维强力

    <正> 涤纶短纤维生产中采用拉伸的方法有淋水、油浴或水浴法。我厂以前采用的淋热水工艺,即在第一道五辊牵伸喷淋68~70℃的热水。其优点是设备简单、不采用前后纺统一油剂时,可洗去卷绕油剂;其主要缺点是拉伸点分散、拉伸应力不平衡,丝束易产生毛丝。针对这一问题,我厂以阶级斗争为纲,充分发动群众,组织三结合小组,向兄弟单位学习,经过反复

    1977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合成纤维结构的基本原理(上)

    <正> 1.合成纤维结构的意义 任何一个物体总可分为更小的单元部分,就结构的观点而言,后者可称为前者的结构单元。例如,合成纤维是由原纤维(微丝)组成的,原纤维称为纤维的结构单元。同理,原纤维的结构单元是高聚物的链状分

    1977年02期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芳纶的型号及用途

    1977年02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纺丝条件与取向对锦纶和涤纶结晶度的影响

    <正> 在熔体纺丝过程中,导致高聚物固化和取向的最重要因素是高聚物液流的快速冷却和拉伸速度梯度。纺丝过程中高聚物的结晶过去已有报道;但主要的实验结果仅仅涉及乙纶和丙纶。本文作者之一最近提出了非等温的理论。这一研究之目的,是考察熔纺纤维在纺丝条件很大变化时的结晶度和取向度。本文提供了锦纶6、66和涤纶的某些实验数据,并与理论预测进行了对比。

    1977年02期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 高速纺丝卷绕筒管

    <正> 以往普通长丝纺丝对纤维卷绕简管不十分重要。然而现在高速纺丝或制予取向丝,对纤维的质量和设备的效率,则对卷绕筒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表1是目前所采用的高速纺丝卷绕筒管及其尺寸(单位:毫米)

    1977年02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衡阳市有机合成化工厂正式生产二甲基甲酰胺

    <正> 二甲基甲酰胺HCON(CH_3)_2(DME)是以甲酸、甲醇经酯化反应,即甲酸与甲醇在常压下合成甲酸甲酯,再通入气体二甲胺合成制得。 衡阳市有机合成化工厂建成规模为200吨/年的二甲基甲酰胺车间,从1975年8月试车投产以来,共生产了DMF近160吨。1976

    1977年02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丙烯腈部颁标准审查会在苏州召开

    <正>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热烈庆祝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的大喜日子里,在石油化工部石油化工科学院和上

    1977年02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VD703型打包机定量装置的改进

    <正> 上海第十化学纤维厂在涤纶短纤维生产中,采用VD703型打包机,该机原有的打包定量装置是通过传动踩压电动机的电流到达一定值后发出信号,以达到定量的目的。但由于纤维的弹性不同和踩压不均匀,造成打

    1977年02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Y351型缕纱测长机采用电子数控自动装置

    <正> Y 351型缕纱测长机是用于测定棉、毛、丝、化纤等纱支支数的测试仪器。该仪器定长控制,系通过一套机械方式实现。但由于机械结构因磨损及运转惯性等因素而引起转数变化,以致框长测定精确性和支数测定精

    1977年02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NXS—11型实验室旋转粘度计

    <正> 成都仪器厂生产的NXS—11型实验室旋转粘度计是一种通用的上旋式粘度计。它适用于工矿企业和科研部门(化工、化纤、轻工等)实验室精密测量各种牛顿型液体的绝对粘度(泊)和非牛顿液体的流变特性。仪器可置于实验室取样测量,也可拿在手中

    1977年02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SXJ—100型速度巡检仪

    <正> 维纶在纺丝过程中各牵伸点的线速度与纺丝质量密切有关,上海纺织工学院和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维纶厂设计试制了SXJ—100型速度巡回检测仪,用于检测维纶纺丝机各点丝束的线速度,现经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维纶厂使用,性能良好。

    1977年02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干法纺维纶长丝的新应用

    <正> 干法纺维纶长丝除具有强力高、伸度低、耐疲劳和耐老化等优良性能外,还有与橡胶的粘合性好的特性。吉林省化学纤维研究所自1971年以来,曾用干法纺维纶长丝作轮胎帘线,先后试制了几批汽车胎、马车胎、

    1977年02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酚醛纤维实验室阶段技术鉴定会在沪召开

    <正> 1977年3月23日在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的亲切关怀下,由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邀请了北京、上海有关的八个单位的代表,共三十三人,对“酚醛纤维”科研项目进行了实验室阶段的技术鉴定。参加会议的同志一致认为“酚醛纤维”的研究,完全符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在政治、经

    1977年02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改善染色性的涤纶试验

    <正> 1976年常州合成纤维厂的工人、技术人员与在该厂开门办学的广东化工学院的师生组成了改性涤纶试制小组,对涤纶的染色性改善进行了改性涤纶树脂的试验。根据国内的情况及其涤纶改性的要求,选用了3—(4—酚氧基磺酸钠)丙二醇二(1,2)与BHET羟)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进行缩聚。

    1977年02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芳香族锦纶“Arenka”

    <正> 西德恩卡(Enka-Glanzstoff)公司经多年的研究,发明了芳香族锦纶“Arenka”,现已在Arnhem的ARLA实验工厂于1976年4月正式开工,进行试生产。 在研究过程中,对制造工程、设备设计、在环境问题上作了充分的考虑。在制造过程中,对大气无污染、噪声等问题也作了考虑。纺丝所用的溶剂是循环使用的。

    1977年02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耐高温纤维“Nicalon”

    <正> 日本碳素公司,将于1976年9月开始生产一种由东北大学研制成功的纤维。这种纤维能在强酸的作用下耐2000℃的高温,商品名叫“Nicalon”。最初产量为每月一吨。 这种纤维是硅树脂同碳化物的共聚体。采用这种纤维材料制成零件,可减轻飞机、船和涡轮机的重量。同时,日本还正在试验这种纤维与一般纤维进行混合的可能性,日本的大同制钢公司正在进行“Nicalon”和金属复合的试验。

    1977年02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西德“巴马格”高速、重型短纤维条桶机

    <正> 西德“巴马格”一种新型的KA35型的短纤维条桶机,操作速度高达4000米/分,适用于粗(代糸)数的涤纶和锦纶丝条的存丝,丝条达300万(代糸),设备效率提高了30~40%。 下面是KA35型二种类型的机器草图: 1.收集和布丝部件 2.螺旋式布丝器 3.丝条桶 4.往复运动机械 5.供给的空丝条桶

    1977年02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国外聚烯烃纤维产量逐年增加

    <正> 自1973年底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以后,世界合成纤维产量下降,但国外的聚烯烃纤维的生产仍在发展,这是值得注意的。 西欧在1970年时,聚烯烃纤维产量为10.4万吨,到1975年增产到27.8万吨;美国在1970年的产量为11.8万吨,到1975年为22.5万吨。但日本在这一方面有所下降;1970年为9.8万

    1977年02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1976年ACHEMA:化学纤维生产工厂及设备

    <正> 在第18届ACHEMA(于Frankfurt/M,6月20日~26日)上特别显示了正在发展的化学工艺和化学纤维工艺方面的巨大发展速度和取得的地位。1973年所展出的,被人们重视和讨论的许多先进的新技术,现已成为常见的了。

    1977年02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国外主要国家的化学纤维生产量及生产顺序位

    1977年02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世界各地区及各国不同品种的合纤生产量

    1977年02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苏联各合纤品种的生产量

    1977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苏联及东欧各国的纤维工业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1977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1976年世界涤纶生产能力

    1977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Qiana的性质及主要用途

    1977年02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