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亚雄,唐丽蓉,高仲芳,王仲良
<正> 众所周知,纺织用化学纤维的结构性能与纤维制造过程的全部历史有关。涤纶初生纤维的结构主要是在纺丝细流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它的结构状况不仅关联到后加工过程的流程设计、工艺特征、参数选择而且往往给最终制品的结构性能打下“历史烙印”。
1982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 日本酯公司开发了连续聚合直接纺丝新技术.简称FSS纺丝体系。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可以生产高质量的特色化产品。②工艺合理,可节约能
1982年06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宗扬
<正> 涤纶原液着色是解决涤纶难染性的有效途径,它具有色牢度优良、能量消耗少和三废污染小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着色工艺,因而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涤纶原液着色的方法,有缩聚着色、纺
1982年06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文峰
<正> 莫斯科纺织学院化纤工艺试验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化学结合的方法使4.5~5%四价盐聚合物(该盐的通式为-CH_2-CH_n,R基含有四价氮原子)与聚丙烯大分子化合,制得了变性聚丙烯纤维,这种聚丙烯纤维具有高亲水性,稳定的抗静电效应
1982年06期 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臧己
<正> 维纶湿纺成形的稳定性与喷丝头的表面性质(电化学性质、吸附性等)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电化学角度分析了维纶湿纺中喷丝头的表面现象,并讨论了这些现象与换头率的关系。
1982年06期 11-1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汉兴,许甲镇,张静,兰兴文
<正> 聚酯(PET)单丝(约2400旦)在实用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就是尺寸稳定性和适宜于实际应用的物理机械性能。为要制取具备这样性质的纤维,其中拉伸、热定型条件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PET单丝在宏观上可具有高收缩低伸
1982年06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波兰鲁茨化纤研究所与鲁茨丝织工业中心试验室联合开发新型聚酯异缩丝,名为Torlen RS.它由相同聚合体、不同收缩率的两种聚酯长丝组成。异缩丝中两种组分丝的收缩率差异是由于拉伸比及拉伸温度的不同所造成的。表1列出一种组分丝的拉伸
1982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曼丽,张爱娜,章红,王杏珍
<正> 纤维折射率和双折射的测量,一般用于化学纤维微细结构特别是取向态结构的研究。目前广泛应用的浸没法和光程差法仅能测量纤维的表层折射率或平均双折射。众所周知,大部分化学纤维的超分子结构是不均匀的、从而其性能也是非均一的。早期曾经
1982年06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立成
<正> 我国与瑞士Heberlein公司关于空气变形机技术交流会于82年7月上旬在无锡市举行.参加代表来自纺织部所属机关单位计18人.会议由部委托无锡纺织机械厂组织,部科技司负责同志主持,北京化纤研究所陆白天为我方主谈人,上海合纤研究所许登堡任翻译.对方是Heberlein公司销售经理约瑟夫·
1982年06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兆湘
<正> 涤纶短纤维上海、浙江、江西组第一次交流会于8月4~7日在浙江省德清县召开,共有22个单位51名代表参加,会议由上海第五化纤厂主持. 在经验交流会上共有十三个单位发言,主要内容有关于降低疵点,改善纤维的可纺性,以及加强全面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
1982年06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鸣
<正> 1951年美国杜邦公司利用阿尔文·布雷恩发明的塔斯给技术,加工出喷气变形丝(USP2783609),该丝在复盖效果、保温性等膨松特性方面,能和精纺纱相匹敌。 喷气变形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丝束进入喷嘴内急速流动的紊流中,单丝彼此分
1982年06期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山
<正> 合成聚酯新催化剂技术鉴定会在广西区科委主持下于1982年7月9~10日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广西纺织系统16个单位,36名代表。 聚酯生产中用醋酸锌作酯交换反应催化剂,三氧化二锑为缩聚反应催化剂.前者往往由于付反应影响聚酯内在质量,而后者毒性较大,影响工人健
1982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鹤年
<正> 日本近期开发了一种新的耐热性好和染色牢度高的氯纶-Teviron Ⅲ,该纤维是在聚合体中混入某添加剂,纺成纤维后其耐热性从原来的70℃提高到100℃.能在沸水中进行染色.染色可以用单纤维
1982年06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景德,郑开平
<正> 能源短缺是当今严重的世界性问题,节能也就成了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一方面能源短缺,另一方面单位产值的能耗却相当高。表1是我国和几个工业发达国家1978年每万美元产值的能耗(吨标煤)。
1982年06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月英,林景和,薛珉
<正> 西德“赫斯特”化学公司所生产的助剂——Leomin-OR系涤纶染色助剂。涤纶纤维是疏水性纤维,结晶度高,结构紧密,染料分子在纤维内的扩散速率低,染着困难,普遍采用高温染色法。在高于纤维的玻璃化温度(110~115℃)下进行染色,可以使纤维
1982年06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正> 按照1982年3月江苏省纺织科技情报中心站召开的各省各专业网站负责人会议上的决定,我省纺织科技情报人员业务培训班第一期短训班——毛纺、合纤情报员业务短训班,在省纺织情报中心站与省毛纺专业情报站共同组织主持下,于1982年6月15~24日在无锡市举办,历时十天.
1982年0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争鸣
<正> 该纤维具有突出的耐化学药品性能,将其置于各种有机化学药品环境中处理200小时,纤维的机械性能不变.同时,在升温时,该纤维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保持其机械性能的特点。经研究,已
1982年0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登堡,沈立成
<正> 合成纤维具有洗可穿、经久耐用及容易翻改品种等优点,如果加工时仿照天然纤维的特点,就可以兼备舒适性、复盖性及仿天然外观等好处。传统的方法是:
1982年06期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宗绪
<正> 一 发展概况 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和美国杜邦公司就曾根据Whinfield和Dickson两位化学家的发明,对于用对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制造聚酯(PET)的工业生产作了研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推迟了聚酯的工业化过程,到五十年代初才建
1982年06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沈协人
<正> 目前,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烟滤嘴材料采用醋酯纤维.影响醋酯丝条吸附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单丝线密度、丝条卷曲度、强度和宽度.后三者对丝条在卷烟厂的加工性能亦颇有影响. 卷曲指数(1%)按西德鲁奇公司的方法计算:
1982年06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尚森
,赵鑫南
<正> 在气流中对合纤丝束进行拉伸的处理方法,是提高其生产和加工效率的方法之一。此过程通常在拉伸机上进行。这时,把丝束放在拉伸盘下方的专用装置中(交络器),如图1所示。将压缩空气垂直地对准丝束,促使单
1982年06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82年06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杏根
<正> 利用聚酯溶液的粘度作为分子量的量度是聚酯生产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目前,国内外对于聚酯粘度的考核指标多半定为特性粘度(见表1).所谓特性粘度[η]是指当浓度趋向于无限稀释时,溶液相对粘度的自然对数与溶液浓度的比值:
1982年06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鑫南
<正> 美国杜邦公司开发了“凯芙拉—巴尔普”的新品种,这是一种强烈原纤化的纤维,具有无数的纤维绒.其需求量估计为13600吨/年. 该纤维可替代石棉生产特种用途的纸张.其加工工艺过程较易控制,一般不会影响纸浆的性能.
1982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82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商品聚酰胺一般可用熔点、密度及溶解度等方法鉴定.仪器分析可用光谱、裂解色谱及核磁共振法。这里介绍一种简便方法——逆相薄层色谱法.也能达到鉴别品种的目的。 使用薄层色谱前,聚酰胺应先水解成单体,即分解成相应的二元酸、二元胺的盐酸盐或氨基酸,见表1。取200毫克聚酰胺加入3毫升20%盐酸与
1982年06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齐模
<正> 自从化学纤维发展以来,一般都在传统的棉纺、毛纺等设备上加工纱线.因此对所加工化纤的细度、长度等规格有一定的局限性。若要加工各种花式纱,则又需增加工序、改装设备与提高成本。而新颖的DREF(德雷夫)纺纱设备,突破了这一传统的局限性,它能加工长度从16~150毫米之间的各类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及陶瓷纤维等.这对发展化纤纯纺
1982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存钢
<正> 日本村田公司制造的“302”和“307”型倍捻机,所采用的锭子适用于加工细支纱、粗纤度膜裂纤维和变形丝.这也适用于纤度范围33~300分特的普通长丝和异形丝的加捻.其技术设计可在高速运转
1982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南
<正> DREF(德雷夫)纺纱机是利用机械旋转与空气动力学原理相结合的一种纺纱方法。系奥地利发明者恩斯特·费尔博士(Dr.Erns Fehrer)于1973年未首创的,并将其字头自我命名为DREF纺纱法.因为其摩擦成纱时,主要采用一对相互紧贴、同方向高速旋转的多孔“辊筒”,象棉纺设备中的“尘笼”,
1982年0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庄表杰
<正> 我厂涤纶短纤维车间共有三条切片干燥生产线,均采用河南省纺织机械厂制造的充填干燥装置.它由VD107型回转式干燥机、VD115型充填干燥机,以及三种料斗:即VD103型上切片料斗(2.5米~3)、VD108型下切片料斗(1.25米~3)和VD112型最终切片料斗(1.6米~3)所组成.为了使整个干燥系
1982年06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南
<正> 意大利塞沃(Savio)公司研制了直径为φ150mm的螺杆挤出机,为涤纶高速纺(卷取速度6000米/分POY丝)配套.这种φ150mm的螺杆通用于卧式(见图1)或者立式的挤出机。为了使操作条件控制完善,采用P.I.(比例、微分)系统调节其温度与压力.由于齿轮传动机构的尺寸较大,可获得极高的可靠
1982年06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传才
<正> 目前,国内湿纺工艺科研试验工作中,往往需用过滤面积1米~2左右的板框式过滤机,对浆液进行多次过滤,提高其纯净度改善纺丝性能。但市场上缺少这种结构小巧、防腐蚀性好的设备。1979年,我们根据上海石化维纶厂、南通薄荷厂等单位调研的情况,对原有板框过滤机改进设计,由本所机动车间制造了四台框架为300×300mm的“框格式”过
1982年06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仲良
<正> 在熔融纺丝工艺过程中,初生纤维的成形条件受到熔体温度、冷却吹风、喷头拉伸和卷取速度等多种参数的影响。从生产实践中可知,从甬道口引出的丝束,其卷取张力的大小往往随上述参数的变异而发生变化。为了能及时检测各个纺丝部位丝束动态的张力,我们研制成功一种数字直读式“丝束动
1982年06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健,蔡俊福
<正> 无锡合成纤维厂在涤纶短纤维后处理生产线的切断与打包机上,安装了自制的“双路计重数字式定量仪。”它能对成包重量进行预先设定、数字显示与讯响很警,使成包重量控制在105±5公斤的范围内.由于在打包过程中能自动计量.给后处理连续生产带来方便,它适用于具有沟轮式切断机和双箱四转式打包机的中小化纤厂.这种定量仪从81年7
1982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变形丝占世界纺织纤维的消耗比例,1978年是69%,到1988年将增加到8.8%.以1978年世界
1982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