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心华
<正> 一 前言 根据文献报导和我们的实验结果,认为DTY的染色性能和力学性质,除与DTY加工条件有关外,尚与纺丝工艺条件有关。一旦造成具有潜在隐患和不良纤维结构的POY,在DTY加工过程中就无法加以克服,而仅能掩盖这些疵病到最小程度。为此本文研究了纺丝工艺条件对纺程上固化点处应力和POY
1985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心华
<正> 一 前言 根据文献报导和我们的实验结果,认为DTY的染色性能和力学性质,除与DTY加工条件有关外,尚与纺丝工艺条件有关。一旦造成具有潜在隐患和不良纤维结构的POY,在DTY加工过程中就无法加以克服,而仅能掩盖这些疵病到最小程度。为此本文研究了纺丝工艺条件对纺程上固化点处应力和POY
1985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晶垣
<正> 为了进一步扩大涤纶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要,天津石油化工公司涤纶厂根据与日本帝人株式会社签订的合同,从1985年7月上旬起利用大检修时间,对聚合工段的两条生产线进行增产挖潜改造,工期60天左右。通过这次改造使聚酯生产能力由原来
1985年06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晶垣
<正> 为了进一步扩大涤纶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要,天津石油化工公司涤纶厂根据与日本帝人株式会社签订的合同,从1985年7月上旬起利用大检修时间,对聚合工段的两条生产线进行增产挖潜改造,工期60天左右。通过这次改造使聚酯生产能力由原来
1985年06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学超,张瑜,乔光华
<正> 一 前言 近几十年来的生产和研究实践证明:只从纺丝流变学角度根据化工的一些基本原理对纺丝过程进行唯象研究还远远不够。动力学研究可以了解纺丝过程中温度、直径、速度、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明确冷却等条件的改变会引起这些变量发生什么变化。但纤维结构是怎样生成的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
1985年06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学超,张瑜,乔光华
<正> 一 前言 近几十年来的生产和研究实践证明:只从纺丝流变学角度根据化工的一些基本原理对纺丝过程进行唯象研究还远远不够。动力学研究可以了解纺丝过程中温度、直径、速度、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明确冷却等条件的改变会引起这些变量发生什么变化。但纤维结构是怎样生成的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
1985年06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邱爱娥
<正> 在熔体纺丝中,冷却吹风条件是影响纤维固化过程的主要因素,吹风速度对纤维凝固成形影响又比吹风温度和湿度大得多,它强烈地影响纤维内在结构和性能,风速的波动是纤维一系列质量不均匀产生的根源。 本文研究了不同冷却吹风速度下制得的POY及相应的DTY的各项力学性质,并用动态热拉伸和热收缩测定了丝条在运行过程中内应力的变化,发现冷却吹风速度对纤维的内应力及其被动、条干不匀率、双折射率和
1985年06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爱娥
<正> 在熔体纺丝中,冷却吹风条件是影响纤维固化过程的主要因素,吹风速度对纤维凝固成形影响又比吹风温度和湿度大得多,它强烈地影响纤维内在结构和性能,风速的波动是纤维一系列质量不均匀产生的根源。 本文研究了不同冷却吹风速度下制得的POY及相应的DTY的各项力学性质,并用动态热拉伸和热收缩测定了丝条在运行过程中内应力的变化,发现冷却吹风速度对纤维的内应力及其被动、条干不匀率、双折射率和
1985年06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西德Barmag公司和Liba公司已于今年一月研制成功了一套用于POY、MOY或LOY的拉伸整经一步法加工装置。 这套装置以Barmag的拉伸装置和Liba的分段整经部件为主体。新的装置采用气流喷网钢筘,每股丝分别经过钢筘气流喷射,以形成针织用丝所必需的结构。为了保证丝片均匀,气流喷射区的导丝端都装有特殊的导气管。 用不同部件组合,该装置可供涤纶、锦纶生产厂使用。机上装有用于热拉伸的热板,当机器停转
1985年06期 15-28+39-47+59-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西德Barmag公司和Liba公司已于今年一月研制成功了一套用于POY、MOY或LOY的拉伸整经一步法加工装置。 这套装置以Barmag的拉伸装置和Liba的分段整经部件为主体。新的装置采用气流喷网钢筘,每股丝分别经过钢筘气流喷射,以形成针织用丝所必需的结构。为了保证丝片均匀,气流喷射区的导丝端都装有特殊的导气管。 用不同部件组合,该装置可供涤纶、锦纶生产厂使用。机上装有用于热拉伸的热板,当机器停转
1985年06期 15-28+39-47+59-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亦平,范东生,卢森,陈中,陈时达
<正> 一 前言 本研究论文是关于国产聚酯切片高速纺可行性的研究。研究过程中用国内、外聚酯切片经Fourn(?) BT800真空转鼓干燥机干燥,在SSⅢ/1-Barmag SW 46 SSD高速纺丝卷绕机组上进行高速纺丝工艺试验;并籍助DSC差热分析仪、DDV-Ⅱ-EA动态粘弹谱仪、Instron强伸仪、250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国内外聚酯切片和预取向丝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为了对聚酯切片纺丝工艺
1985年06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丁亦平,范东生,卢森,陈中,陈时达
<正> 一 前言 本研究论文是关于国产聚酯切片高速纺可行性的研究。研究过程中用国内、外聚酯切片经Fourn(?) BT800真空转鼓干燥机干燥,在SSⅢ/1-Barmag SW 46 SSD高速纺丝卷绕机组上进行高速纺丝工艺试验;并籍助DSC差热分析仪、DDV-Ⅱ-EA动态粘弹谱仪、Instron强伸仪、250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国内外聚酯切片和预取向丝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为了对聚酯切片纺丝工艺
1985年06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程嘉祺,管新海,魏然,马海燕,张业龙
<正> 一 前言 目前国内引进的PET高速纺设备,最高纺速为3600m/min。该速度下所纺制的预取向丝(POY)已开始取向结晶,接近于结构急剧变化的区域。本文通过张力、双折射、密度以及电子强力仪等项目的测试,探讨了纺丝线上张应力与结晶的关系及POY的拉伸力学特性,得出了POY结构随工艺条件变化的规律。并为选择和确定POY的后拉伸倍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1985年06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嘉祺,管新海,魏然,马海燕,张业龙
<正> 一 前言 目前国内引进的PET高速纺设备,最高纺速为3600m/min。该速度下所纺制的预取向丝(POY)已开始取向结晶,接近于结构急剧变化的区域。本文通过张力、双折射、密度以及电子强力仪等项目的测试,探讨了纺丝线上张应力与结晶的关系及POY的拉伸力学特性,得出了POY结构随工艺条件变化的规律。并为选择和确定POY的后拉伸倍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1985年06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宏仁,赵国樑,丁其湄
<正> 众所周知,合成纤维生产中的纺丝过程是生产的核心工序,人们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可以在非常宽广的范围内对所纺纤维的规格与结构进行调节。为了更透彻地了解纺丝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各个参数变化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出定量的分析,从六十年代起,有人开始提出纺丝过程的模型,建立相应的数学表达
1985年06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宏仁,赵国樑,丁其湄
<正> 众所周知,合成纤维生产中的纺丝过程是生产的核心工序,人们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可以在非常宽广的范围内对所纺纤维的规格与结构进行调节。为了更透彻地了解纺丝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各个参数变化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出定量的分析,从六十年代起,有人开始提出纺丝过程的模型,建立相应的数学表达
1985年06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繁亭,胡学超,张瑜
<正> 一 前言 关于熔融纺丝基本数学模型已有不少报道,早在六十年代初,Ziabicki提出了纺丝过程中的力的关系式。其后,加濑、松尾从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动量平衡出发推导了熔纺理论计算式。在适当条件下,解这些理论式就能求得在这些条件下的纺丝状态,再通过一定的关系式,就能得到纤维结构方面的信息。所以无论是从预测纤维性质,
1985年06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繁亭,胡学超,张瑜
<正> 一 前言 关于熔融纺丝基本数学模型已有不少报道,早在六十年代初,Ziabicki提出了纺丝过程中的力的关系式。其后,加濑、松尾从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动量平衡出发推导了熔纺理论计算式。在适当条件下,解这些理论式就能求得在这些条件下的纺丝状态,再通过一定的关系式,就能得到纤维结构方面的信息。所以无论是从预测纤维性质,
1985年06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兆湘
<正> 1985年全国锦纶帘子布优质产品评比工作在五月底六月初进行。参加今年评比的产品为锦纶61260D/2浸胶帘子布、锦纶66 1260D/2浸胶帘子布。评比结果为上海第十一化纤厂的双翼牌锦纶6帘子布、平顶山帘子布厂的神马牌锦纶66帘子布、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的华表牌锦纶6帘子布荣获1985年纺织工业部优质产品。
1985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秉星
,孙云芳
<正> 应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邀请,上海市纺织局派出了咨询代表9名及1名翻译。自85年5月10日互6月2日赴珠海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工作。承担的主要任务为:①生产尼龙塔夫绸的织布厂的设备配备方面的技术商务谈判;②提出染整选型方案;③选择厂址。 在和外商谈判过程中,经过三个星期的多次交
1985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秉星
,孙云芳
<正> 应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邀请,上海市纺织局派出了咨询代表9名及1名翻译。自85年5月10日互6月2日赴珠海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工作。承担的主要任务为:①生产尼龙塔夫绸的织布厂的设备配备方面的技术商务谈判;②提出染整选型方案;③选择厂址。 在和外商谈判过程中,经过三个星期的多次交
1985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兆湘
<正> 1985年全国锦纶帘子布优质产品评比工作在五月底六月初进行。参加今年评比的产品为锦纶61260D/2浸胶帘子布、锦纶66 1260D/2浸胶帘子布。评比结果为上海第十一化纤厂的双翼牌锦纶6帘子布、平顶山帘子布厂的神马牌锦纶66帘子布、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的华表牌锦纶6帘子布荣获1985年纺织工业部优质产品。
1985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震球,顾素琴,孔令熙
<正> 纺织加工所需的合成纤维长丝,可以分作拉伸加捻的全拉伸丝和变形丝两大类。传统的长丝制造工艺是纺丝落筒后,经拉伸加捻或拉伸再变形后得到合格的全拉伸丝或低、高弹丝。但传统的工艺流程繁复,生产效率低。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出的高速纺技术,已为国内合成纤维界所熟知。国内已大规模引进POY-DTY路线生产涤纶弹力丝。在高速纺
1985年06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震球,顾素琴,孔令熙
<正> 纺织加工所需的合成纤维长丝,可以分作拉伸加捻的全拉伸丝和变形丝两大类。传统的长丝制造工艺是纺丝落筒后,经拉伸加捻或拉伸再变形后得到合格的全拉伸丝或低、高弹丝。但传统的工艺流程繁复,生产效率低。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出的高速纺技术,已为国内合成纤维界所熟知。国内已大规模引进POY-DTY路线生产涤纶弹力丝。在高速纺
1985年06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炽
<正> 近十多年来,由于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合成纤维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涤纶长丝,1985年的产量预计比1978年将提高45倍,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涤纶长丝工业的发展,自1981年6月我国第一个涤纶高速纺工业化生产装置在山西省化学纤维研究所破土动工后,不少化纤厂都引进了
1985年06期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炽
<正> 近十多年来,由于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合成纤维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涤纶长丝,1985年的产量预计比1978年将提高45倍,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涤纶长丝工业的发展,自1981年6月我国第一个涤纶高速纺工业化生产装置在山西省化学纤维研究所破土动工后,不少化纤厂都引进了
1985年06期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锡山,孟昭林,赵庆章
<正> 混纤变形加工技术是将两种不同的纤维同时进行变形加工而得到不同效果变形丝的新技术。 混纤变形加工技术与超细、异形、复合或共混纤维的纺丝技术相比要简单得多。它无需特殊的纺丝技术和设备,而是用现有的假捻机或拉伸假捻机即可进行混纤变形加工。由于原丝选用范围广,实验性生产周期短,可以生产多品种变形丝,经济效果较好。所
1985年06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锡山,孟昭林,赵庆章
<正> 混纤变形加工技术是将两种不同的纤维同时进行变形加工而得到不同效果变形丝的新技术。 混纤变形加工技术与超细、异形、复合或共混纤维的纺丝技术相比要简单得多。它无需特殊的纺丝技术和设备,而是用现有的假捻机或拉伸假捻机即可进行混纤变形加工。由于原丝选用范围广,实验性生产周期短,可以生产多品种变形丝,经济效果较好。所
1985年06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正> 一 前言 我厂引进的西德巴马格(Barmag)纺丝卷绕机和英国斯格拉格SDS600C拉伸假捻机并由瑞士伊文达(INVENTA)设计的两条紧凑型高速纺生产线已于1983年5月投产。连续两年的生产证明:该设备是先进的,技术是成熟的,生产是稳定的,质量是较好的。本文将对有关各设备的特征、工艺参数、质量等方面的情况作一介绍。并对Karl-Fisher干燥系统、脉冲式切片输送和短程纺的侧吹风特点等进行讨论。
1985年06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一 前言 我厂引进的西德巴马格(Barmag)纺丝卷绕机和英国斯格拉格SDS600C拉伸假捻机并由瑞士伊文达(INVENTA)设计的两条紧凑型高速纺生产线已于1983年5月投产。连续两年的生产证明:该设备是先进的,技术是成熟的,生产是稳定的,质量是较好的。本文将对有关各设备的特征、工艺参数、质量等方面的情况作一介绍。并对Karl-Fisher干燥系统、脉冲式切片输送和短程纺的侧吹风特点等进行讨论。
1985年06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奚勃,季守华,杨少波
<正> 我厂为能使国产高速纺设备尽快得到推广、应用,引进了华东纺织工学院的科研成果——PK2高速纺设备。 高速纺卷绕机是涤纶长丝高速纺设备的关键部位。卷绕机的工作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成品的产品质量和连续化正常生产。 本文就卷绕机的自控问题谈点看法。 1.PK2高速纺设备自控系统的作用 卷绕机的自控部分是采用气动控制的,使用的是WQLJ系列气动逻辑元件。 卷绕机采用气动控制的优点很多。因卷绕生头肘必须使用汽枪,卷绕机的动作都是用汽缸来执行
1985年06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奚勃,季守华,杨少波
<正> 我厂为能使国产高速纺设备尽快得到推广、应用,引进了华东纺织工学院的科研成果——PK2高速纺设备。 高速纺卷绕机是涤纶长丝高速纺设备的关键部位。卷绕机的工作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成品的产品质量和连续化正常生产。 本文就卷绕机的自控问题谈点看法。 1.PK2高速纺设备自控系统的作用 卷绕机的自控部分是采用气动控制的,使用的是WQLJ系列气动逻辑元件。 卷绕机采用气动控制的优点很多。因卷绕生头肘必须使用汽枪,卷绕机的动作都是用汽缸来执行
1985年06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表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我国台湾省从1973年到1982年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4倍之多。
1985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表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我国台湾省从1973年到1982年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4倍之多。
1985年06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海迎,黄心钵
<正> 1983年7月北京涤纶实验厂开始了普通纺有色长丝的试验(两个深色两个浅色),共生产了十几吨纤维,全部合格,在丝绸和针织工业上得到应用。同年11月又在引进的高速纺设备上试生产了有色POY和DTY,并在试纺中采取了有效的技术措施,顺利地解决了有关系统中的压力问题,这次试验的成功为后来全国各地喂料器电脑软件的更换提供了依据。到现在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共生产了有色低
1985年06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海迎,黄心钵
<正> 1983年7月北京涤纶实验厂开始了普通纺有色长丝的试验(两个深色两个浅色),共生产了十几吨纤维,全部合格,在丝绸和针织工业上得到应用。同年11月又在引进的高速纺设备上试生产了有色POY和DTY,并在试纺中采取了有效的技术措施,顺利地解决了有关系统中的压力问题,这次试验的成功为后来全国各地喂料器电脑软件的更换提供了依据。到现在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共生产了有色低
1985年06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民杰,赵文芝,李增俊
<正> 摩擦盘假捻器是变形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摩擦盘的材质、组合无疑对变形丝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方面已有很多报道和资料。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同种材质、同种组合的摩擦盘内部,每个摩擦盘对变形丝质量的影响是否相同;每个摩擦盘的使用寿命是否相同;在生产中应怎样经济合理地使用摩擦盘并提高低弹丝的质量问题。 1.试验目的及条件 我所引进的西德Barmag公司FK6-UF-900假捻变形机,使用金钢砂材质的摩擦盘,于1982年初投入生产,经过近两年的运转,近来我们发现低弹
1985年06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民杰,赵文芝,李增俊
<正> 摩擦盘假捻器是变形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摩擦盘的材质、组合无疑对变形丝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方面已有很多报道和资料。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同种材质、同种组合的摩擦盘内部,每个摩擦盘对变形丝质量的影响是否相同;每个摩擦盘的使用寿命是否相同;在生产中应怎样经济合理地使用摩擦盘并提高低弹丝的质量问题。 1.试验目的及条件 我所引进的西德Barmag公司FK6-UF-900假捻变形机,使用金钢砂材质的摩擦盘,于1982年初投入生产,经过近两年的运转,近来我们发现低弹
1985年06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元恺,戎志伟
<正> 涤纶高速纺丝是一条新的工艺路线,技术的核心是个速度问题,所以高速纺丝卷取速度高低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选定合理的纺丝卷取速度在当前各生产厂越来越引起重视。因这个问题涉及的面较广,有很多理论问题,本文着重叙述一些定性的关系和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把速度变化范围限定在3200~3500米/分之间。现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985年06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元恺,戎志伟
<正> 涤纶高速纺丝是一条新的工艺路线,技术的核心是个速度问题,所以高速纺丝卷取速度高低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选定合理的纺丝卷取速度在当前各生产厂越来越引起重视。因这个问题涉及的面较广,有很多理论问题,本文着重叙述一些定性的关系和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把速度变化范围限定在3200~3500米/分之间。现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1985年06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