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T-PEO-DSAS三元共混体系改性涤纶的可纺性及抗静电性能研究

    赵耀明,庄慧卿,王京强,柯昭熙,黄兹国

    在PET中除加入PEO(聚氧化乙烯)以外,还添加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笨磺酸钠(DSAS)进行三元共混纺丝。由于高吸湿性PEO组分与离子型DSAS组分的协同作用,使纤维上积蓄的电荷活化,所制得的改性PET纤维的抗静电性能有了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表明:选用PEO分子量为20000、添加量为1.5wt%;DSAS添加量为1.0wt%。的PET—PEO—DSAS三元共混体系,其可纺性及拉伸性能为最好,所得丝条的质量与纯PET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改性效果及耐洗涤性也最佳。

    1987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消息

    <正> 粘合耐磨锦纶线技术鉴定会于1986年12月20日在上海第二线厂召开,会议由上海纺织工业局产品研究室组织,邀请了本市10个单位有关专家和代表共31人出席会议。 粘合耐磨锦纶线是利用锦纶长丝和粘合剂粘合成线,具有强力高、伸长低的特点,其截面呈扁圆形,缝制后的针脚嵌于面料内,不外露,不易被磨

    1987年05期 6-29+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阻燃型导电纤维的研究

    戴承渠,陈美华,朱彬华,凌士雄

    以阻燃型聚丙烯腈和聚氯乙烯共聚纤维(PAN—PVC)为基材,先用硫酸铜溶液,继而再用自配的含硫复合还原剂(SCR)进行导电化改性处理,选用适宜的工艺条件:SCR浓度10g/l、反应时间2小时、反应温度75~80℃,即可制得电阻率为10~(-1)~10~(-2)Ω·cm的阻燃型导电纤维。这种导电纤维具有皮芯层结构,物性和改性前相差无几,纺织加工性能良好,可与其它合纤混纺制成各种抗静电纺织品。

    1987年05期 7-1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BT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林求德,张秋萍,柴欣生

    本文用光学解偏振法测定PBT的结晶速率,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获得了PBT结晶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以及结晶速率最大的温度。文章也讨论了解偏振法测定结晶速率的优点及其局限,可能用解偏振法只能精确地测定初级球晶的发展速率。

    1987年05期 1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固相缩聚所得PET的性能研究

    黄关葆,武荣瑞,李燕立,张大省

    以PET预聚体为原料,在小型真空转鼓装置上用固相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的样品(另发表)。对这些样品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固相缩聚合成的高分子量PET的分子量分布与熔融缩聚法合成的普通分子量PET的分子量分布相似,并无加宽现象,固相缩聚所得样品在DSC测试所得谱图上均有双熔融峰,且随着固相缩聚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变化,双峰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对此我们用结构再组合理论进行了解释。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结晶在反应的最初阶段便基本完成,结晶度与固相缩聚反应温度及时间基本无关。对样品进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指出:经固相缩聚后,tanδ峰值显著下降,峰宽加大,峰位置向高温方向移动,这种变化也是在反应的最初阶段便完成,与固相缩聚反应的温度及时间无关。

    1987年05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1’—二茂铁二甲酰氯与对苯二胺、对苯二甲酰氯三元共缩聚的研究

    刘正恒,肖豪英,肖若鉴

    本文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新的芳纶第三单体——1,1′—二茂铁二甲酰氯,用来对芳纶1414进行改性。当其用量在1%范围以内时,所得共聚体纺成的纤维不但保持了芳纶1414的高强、高模及耐高温等优良性能,且在耐光性及其聚合体的溶解性能方面更为优越。该文阐述了三元共缩聚的方法,并初步探索了第三单体用量、缩聚条件等对聚合体粘度等一些性能的影响。将制得的共聚体纺成纤维,测试了纤维的主要性能,并与芳纶1414作了相应对比。

    1987年05期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聚酯纤维的拉伸断裂机理

    严灏景,吴川灵,杨序纲

    本文以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动态测试技术为实验手段,研究了聚酯纤维的整个拉伸过程,结合纤维的断裂端形态,对聚酯纤维在拉仲状态下的断裂机理作了探讨。聚酯纤维在裂纹产生和扩展过程中,形成类似于银纹的“原纤状”结构,其承受和传递负荷,表现出强烈的塑性变形,纤维的裂纹有垂直裂纹和斜向裂纹两种,裂纹的扩展也呈现垂直扩展和斜向扩展两种形式,由局部剪切屈服所形成的剪切带的相互作用是纤维产生裂纹的原因。

    1987年05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SDS600C假捻变形机中卷装成形机构的原理分析

    郑景德

    <正> DTY筒子的成形质量对后加工厂影响很大。后加工要求卷装均匀、硬度适当、尾丝良好,端面平整,无绕外、蛛网丝。这要求卷绕成形机构有对应于工艺需求的各种能力。如防凸、防叠、防震、变幅变锥等多种功能。 SDS600C每个横动箱上有四个部位。每个部位的锥角动程单独调整。采用油浴润滑,工效高、噪声小。往复槽筒系双程螺旋线,

    1987年05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外动态

    <正> 合成纤维生产中,要求丝能够从纺丝机的丝筒上平稳地退绕下来,而卷绕机上的丝筒与传动辊之间的接触压力大大影响丝束成形及在下步工序中丝的加工性能,所以对于接触压力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恩卡公司设计制造了接触压力测试仪。 这种接触压力测试仪操作方便,它利用装在小

    1987年05期 33-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锦纶6长丝生产技术发展

    乐嗣传

    <正> 世界上锦纶生产发展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其产量1985年为331.8万吨,为合成纤维第二个大品种。锦纶是我国最早开发的合成纤维品种,1985年的产量为7.4万吨,占我国合纤产量比例的7.7%。国内锦纶属短线缺口产品,1985年尚进口1.3万吨,且每年进口尼龙塔夫绸面料上亿米。由于我国化学纤维的生产比例不协调,过去过多地发展了维纶,前几年各地又过快地增长了涤纶,以致使锦纶

    1987年05期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环丁砜在化纤工业中的应用

    倪天民

    <正> 环丁砜作为一种低化学活性、热稳定性、非腐蚀性的含硫有机溶剂,在化学化工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的目的主要是介绍环丁砜在化纤工业中的应用。 环丁砜在化纤工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化纤印染工业方面的应用;二是用于改进化纤物理性能以增加花色品种。 一 环丁砜在化纤印染中的应用

    1987年05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英国Leeds大学D.J.Johnson教授于1986年11月5日到19日受联合国委派,来北京化工学院讲学,主要内容涉及碳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碳纤维结构的研究方法以及碳纤维的断裂机理等。本文由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沈鹤年同志择其要点,整理编译,供国内同行参考。

    1987年05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涤纶低弹丝工艺参数的选择

    宋传涛

    <正> 一 拉伸比的确定 在选择拉仲比之前,首先要掌握POY的纤度、强度、断裂伸长、沸水收缩等物理指标,如有条件最好测试一下纤度CV%值及条千均匀度等指标,其中沸水收缩率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指标,它不仅对

    1987年05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NaSCN回收系统蒸发冷凝水的利用

    于新建,杨彦功,刘宣东

    <正> 本厂纺丝车间采用国内转向纺丝型的腈纶生产设备一套,年产量为4000吨。与之配套的硫氰酸钠(NaSCN)溶剂回收系统,每小时产生约7米~3的蒸发冷凝水,目前国内的生产工艺中,一般是将其排放到室外。由于这部份废水内含有一定量的硫氰酸钠(NaSCN)以及微量的丙烯腈(AN),不仅造成化工原料和能源的消耗,而且也污染环境,并增加污水的处理量。据国外有关公司介绍,已经将该部分蒸

    1987年05期 57-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维纶的工业应用及发展前景

    李秀华

    <正> 一 前言 维纶是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合成纤维,它具有强度高、伸度低、模量高,耐冲击强度高,耐酸、碱等许多优点,但是也有弹性差、尺寸稳定性差、染色性不好等缺点。目前,全世界每年的生产能力约30万吨,其中,日本7.6万吨;朝鲜5万吨;而我国为16.5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50%以上。六十年代为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由日本引进的维纶生产线,主要生产1.55dT×35mm的棉型纤维。但是,由于维纶的上述不足,它在民用方面

    1987年05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化纤地毯的抗静电问题

    张国良

    <正> 1.概述 静电通常是由于紧密接触的两个表面互相摩擦而发生一系列的接触与分离的过程,造成了电荷在物体表面间的转移,产生静电。增加电子的物体带上了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固定在物体上不运动的电荷叫做静电荷。在不需要产生静电效应的场合,静电现象是一种消极因素。在纺丝过程中,往往会使纤维松散,抱合力小。在簇绒过程中,筒子架至罗拉一段,使本来整齐排列的纱线造成紊乱,

    1987年05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锦纶66的五十年

    孙时聿

    <正> 今日合纤之发展,和杜邦公司化学家卡罗瑟斯的关系极为密切。1935年2月28日,卡氏发现并合成了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组成的“超级聚酰胺”(Superpolyamide),后于1937年4月9日申请了专利(USP2130948)。 在对聚乙二酰乙二胺作进一步技术开发的初期,人们只知道试制纤维的名字叫“纤维66”。从1935年发明聚合物的“纤维66”。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中间工作开始试产,历时三载。其间大约有230名

    1987年05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