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

  • “十二五”期间国内化纤工业与可持续发展

    芦长椿;

    介绍了我国化纤生产和市场供需情况,指出我国化纤产能已处于过剩状态。分析了粘胶纤维的技术现状和我国粘胶生产状况。对国内化纤技术引进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我国化纤业在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化纤行业要想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及开发出高成本效益技术。

    2012年01期 v.41;No.27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理事会巡礼

研究论文

  • 工艺条件对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单丝回弹性能的影响

    邓佳;郭海洋;陈月君;王燕萍;王依民;

    采用熔融纺丝方法制备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单丝,利用强伸度仪研究空气冷却距离、拉伸倍数、热定形方式、热定形温度对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单丝弹性回复性能的影响,利用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测定其结构及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空气冷却距离和拉伸倍数的增加,单丝的弹性回复率提高;紧张热定形较松弛热定形单丝的弹性回复好;随着热定形温度升高,弹性回复率先升高后降低。

    2012年01期 v.41;No.275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方法退浆后碳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变化的研究

    钱鑫;王微霞;王雪飞;欧阳琴;陈友汜;

    采用3种不同的退浆方法对碳纤维进行了退浆处理,然后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试等方法,对比分析了退浆前后碳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及润湿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退浆后碳纤维表面C元素含量增加明显,而O、Si元素含量降低;经退浆的碳纤维表面沟槽结构清晰可见;退浆后水溶液对碳纤维润湿性能变差。

    2012年01期 v.41;No.275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共聚醚酯的热失重研究

    陈放;方小兵;张大省;

    利用热失重分析法(TG),研究了所合成的一系列含有磺酸盐基团的间苯二甲酸二乙二酯-5-磺酸钠(SIPE)、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和不同聚乙二醇(PEG)添加量的共聚醚酯(COPEET)在N2和空气气氛下,受热发生分解释放出小分子而失重的规律。结果表明:随聚乙二醇质量分数的增加,COPEET的热失重起始温度提前,且失重速率加快;在N2气氛下,COPEET的热失重起始温度均为350℃左右,而在空气气氛下的起始分解温度比在N2气氛下提前许多;在N2气氛下的热失重曲线只显示出一次分解现象,留下部分残留物,聚乙二醇添加量越多则残留物越少;而在空气气氛下会出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分解,且残留物极少。

    2012年01期 v.41;No.275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纺丝温度对可降解聚乳酸长丝性能的影响

    吴改红;刘淑强;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失重分析(TG)方法,测试了聚乳酸切片的熔点和热分解温度,确定了纺丝温度的控制范围;并利用小型FDY纺丝机研究了在不同纺丝温度下纺制的聚乳酸一步法拉伸长丝的外观、降解情况(黏均分子质量和降解率)、力学性能及取向度。结果表明,在试验的范围内,随着纺丝温度提高,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取向度先缓慢提高,然后下降。最终确定最佳的纺丝温度为195℃。

    2012年01期 v.41;No.275 20-2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香精微胶囊与再生纤维素的相容性

    王蝶;沈兰萍;奚柏君;宋刚;

    芳香型再生纤维素纤维是利用再生纤维素与香味精油或香料融合,制成纺丝原液,然后进行纺丝制得芳香型再生纤维素纤维。采用β-环糊精对香精分子进行包覆制得β-环糊精/香精微胶囊来改善香精与再生纤维素的相容性,将制得的微胶囊放在尼康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并测试其相容性能。结果表明:香精微胶囊在100℃沸水、酸性条件和碱性条件下颗粒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酸性及耐碱性,适合生产芳香型再生纤维素纤维。

    2012年01期 v.41;No.275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艾叶提取物驱蚊微胶囊的制备

    潘小会;王进美;吴铁城;

    以天然驱蚊植物——艾叶提取物为芯材,采用复相乳液法制备驱蚊微胶囊。讨论了初乳中乳化剂用量、芯材与二氯甲烷体积比、壁材用量、保护性胶体浓度等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制备工艺。将粒径最小的微胶囊与黏合剂以一定比例混合后整理到涤纶织物上,并对驱蚊效果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初乳中乳化剂体积分数为6%,芯材与二氯甲烷体积比为1∶6,壁材质量分数为4%,保护性胶体质量分数为2%;制得的微胶囊最小平均粒径为2.78μm;整理到涤纶织物上的驱蚊效果显著,蚊虫驱避率达到70%。

    2012年01期 v.41;No.275 27-3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正>高强聚乳酸长丝2011年5月德国法兰克福"Techtextil2011"展会上,德国Polyamide High Performan有限公司展出一种新型聚乳酸长丝"Diolen 150 BT"。这种纤维特别适合制造各种涂层和非涂层工业织物。聚乳酸聚合物具有低吸湿、高紫外线稳定性、低燃烧及良好的色牢度。

    2012年01期 v.41;No.275 26+45+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综述

  • 可降解合成高分子静电纺纤维的研究进展

    江乙逵;赖明河;陈向标;陈海宏;

    介绍了静电纺丝的原理及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生物可降解合成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讲述聚羧基乙酸、聚乳酸、聚己内酯及其共聚物等几种主要的生物可降解合成高分子电纺纤维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

    2012年01期 v.41;No.275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刺条件下竹浆纤维的原纤化机制及测量

    朱远胜;

    对纤维原纤化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论述,并将竹浆纤维、粘胶纤维、Lyocell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竹浆纤维的内部结构,认为竹浆纤维在水刺条件下较易原纤化,并提出了表征竹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原纤化程度的测量方法。

    2012年01期 v.41;No.275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生产技术

  • 锦纶66高强低缩丝切片纺丝技术探讨

    吴昌木;

    在锦纶(PA)66产业用丝的切片纺丝中,为了满足纺丝品种的特性要求,提高纺丝的稳定和改善纤维的物理指标,对PA66的熔体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纺丝品种需求,确定了设备配置和调控能力。

    2012年01期 v.41;No.275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再生聚酯回收料生产蓝色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

    周国祥;

    以6.67 dtex×51 mm蓝色涤纶短纤维为例,探讨了采用再生聚酯回收料和原生聚酯料在纺丝生产工艺上的不同。使用再生聚酯回收料生产时,选择降低干燥温度、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环吹风速、拉伸倍数以及后拉伸浴槽温度的优化工艺,可生产出性能优良的6.67 dtex×51 mm蓝色涤纶短纤维。

    2012年01期 v.41;No.275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国外化纤技术

  • 聚芳酯纤维的特性和应用

    赖光周平;刘辅庭;

    <正>以对位芳香聚酰胺(PPTA)纤维为代表的有机类高强度纤维于1970年开始工业化生产。有机类高强度纤维的制造方法有干湿法纺丝和熔融纺丝法。市售熔融纺丝法的有机高强度纤维的代表是仓丽公司的Vectran。

    2012年01期 v.41;No.275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纤维的内部回收——工业化实践的经验与挑战

    Ulrich K.Thiele;顾进;

    <正>1纺织用聚酯的内部回收——驱动力目前,主要的现代化纺织用聚酯生产厂中,高产能生产线直接纺长丝或短纤维的日产量大约在400~800 t。尤其在中国,在单个生产地点,公司拥有多条这样的生产线。随着现代化纺丝设备的高度自动化及聚合工

    2012年01期 v.41;No.275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