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国产碳纤维 拐点将至

 

碳纤维材料前景广阔,全球市场需求旺盛。由于碳纤维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度、高模量的优异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工业材料、汽车制造和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因此碳纤维被称为是21世纪的“黑色黄金”。

 

碳纤维作为战略新材料长期以来被国外所垄断,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美等少数发达国家。2017年全球碳纤维理论产能14.7万吨,其中美国产能3.86万吨占比27%,日本产能2.72万吨占比18%,两国几乎占据了碳纤维产能的半壁江山。我国碳纤维理论产能2.6万吨占全球的17.68%,位居第三,但是我国一直处在有产能,没产量的尴尬境地。目前中国碳纤维80%依赖国外进口,但由于碳纤维军民两用的特性,难以从国外进口高性能的碳纤维产品,进一步加剧了碳纤维的国产化需求,进口替代是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东丽是最早生产碳纤维的行业龙头之一,目前是世界上第一大碳纤维生产商,不仅产量和销量位居第一位,而且掌握着世界高端碳纤维需求市场份额,引领行业持续发展。

 

帝人东邦是全球第二大碳纤维制造企业,在全球各地布局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帝人东邦自2012年实现业务重组后碳纤维板块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三菱丽阳是世界上唯一同时生产PAN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的企业,其碳纤维材料与三菱化学控股集团的多种产品业务板块形成了巨大的协同效应,使碳纤维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

 

西格里是全球最大的碳石墨及相关材料供应商,拥有从碳石墨产品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其碳纤维材料在风电、军工和汽车轻量化领域需求强劲,使其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但是,国内碳纤维行业龙头布局碳纤维全产业链生产,竞争力持续增强。国内碳纤维行业龙头廊坊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光威复合、连云港中复神鹰、常州中简科技、山西钢科碳材料、恒神股份等公司专业从事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国内厂商覆盖碳纤维全产业链,在军工与民用领域均有应用。

 

同时近年国家推出多项政策,大力扶持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实现军民融合协同发展,进一步利好公司的发展。同时国内碳纤维企业持续投入研发资金,技术水平过硬,率先占据军工领域业务。

 

康得新投资入股康德碳谷公司占股14%,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康得新大股东康德集团旗下子公司,碳纤维产品全面布局军用、交通、新能源等领域,与宝马公司开展合作,同时联合康得复材实现碳纤维原丝-碳丝-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全产业布局,未来综合竞争力强;光威复材是国内唯一独立上市的碳纤维及复材产品有限公司,碳纤维T300等级产品应用于国家歼10和歼11等军用飞机领域,其碳纤维复合材料进入维斯塔斯等国际风电龙头供应链;中国建材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复合材料与神鹰集团成立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实现T800级千吨原丝量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我国T800级碳纤维产品已实现从科研到工程制造的飞跃。6月13日,国防科工局发布消息称,近日我国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了首次工程应用,填补了国内航空领域一项空白。

 

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碳纤维行业政策持续推出。自2010年起,国务院、工业信息化部持续推出多项产业发展规划,设立技术发展与产能扩张长短期计划,切实推动碳纤维产业发展。2000年起,我国碳纤维产业经历了近15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碳纤维产业正处于产业整合阶段,现已建立起国产聚丙烯腈碳纤维技术体系,确立了主流技术方向;初步形成了从实验室研制到产业化的国产碳纤维研发生产平台。在产品层面,我国现已解决国产化“有无”问题,初步打破国际封锁;在公司层面,目前国内共有碳纤维企业25家,其中7家建设起11条千吨级生产线,名义产能达2.6万吨。

 

假设三代及三代半战机碳纤维平均比例为10%;四代机使用比例约为20%;大型军机使用比例约为15%;直升机使用比例约为40%;教练机使用比例约为10%,未来10年,我国新增军机碳纤维总用量约为3460吨,若以4000元/kg的单价估算,我国军用碳纤维市场空间约为138.40亿元。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上一篇:我国前三季度纺织行业运行总体平稳

下一篇:隐形“功臣”玻璃纤维增强工程塑料显优势 我国首座3D打印景观桥将在沪安装